首页 实用范文 演讲稿

北大精英学子毕业典礼致辞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3-02-09 16:02:2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北大精英学子毕业典礼致辞(通用7篇)

北大精英学子毕业典礼致辞1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各位嘉宾,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刚才,教师和学生合唱团演唱了《燕园情》,这首歌虽然还不是我们正式的校歌,但这么多年来,它的旋律、它的歌词、它所包含的深厚感情以及北大人以四海为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已经深深刻在了我们的心中。在座每一位北大同学的本科生活,都是由《燕园情》开始的,今天在这里,也将以《燕园情》画上一个休止符。

  王恩哥校长在20xx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讲话

  四年前,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你们从五湖四海汇聚到燕园,开始了在北大的求学生涯。那时,你们在一体的操场上第一次学唱《燕园情》;而今天,在同样悠扬的歌声里,你们就要带着在北大收获的知识、友情以及爱情,带着一生一世的北大印记,走向天南海北。前段时间,我们的一张本科毕业生合影在网络上“走红”,这张一个人的“合影”来自元培学院的薛逸凡同学,她所在的古生物学专业,或许是中国唯一的只有一个学生的专业。很多网友赞她为“女汉子”,纷纷留言——“一个人的寂寞谁懂?”,“专业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都占了”……其实,无论什么专业,寂寞也好,热闹也罢,作为校长和老师,只要你们学有所成,只要你们快乐成长,就是我们内心最大的满足。20xx届毕业的全体本科生同学们,祝贺你们!

  同学们,大学时光匆匆而过,以至于身为“90后”的你们都开始慨叹:“时间都去哪儿了”?是的,对一个始终在奋斗、始终在攀登的年轻人来说,时间总数得特别快,四年光阴转瞬间就流走了。我想,这四年的时间,已经凝结成了你们在无数次“刷夜”苦读之后的哲思与明辨,凝结成了你们在国际交流舞台上闪光的才华与自信的气度,也已经变成了悄悄爬上父母和师长双鬓的缕缕白发。当你们在回忆过往,追问青春的意义时,我希望,大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默默哺育你们的父母、悉心教导你们的师长以及四年来相互关爱、相互扶助的“小伙伴”们说一声——“谢谢!”正是他们时时在你的左右,你的人生才拥有了如此精彩!今天,请把掌声献给他们!

  此时此刻,站在这个讲台上,我的心情也很不平静,愿意与大家分享一点自己的时间印记。我和我的同龄人,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成长起来的,虽然历经波折,却也幸运地搭上了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时代列车。1978年我上大学的时候,人们还在讨论收音机和电视对未来教育的影响。而现在,我也同你们一样,经常看看BBS和微博,也试图用微信与朋友们交流。时至今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拉近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相信就在此刻,你们当中有不少人正通过微博、微信将毕业的体悟和感恩的心情传递给千里之外的亲友。这在几十年前,甚至几年前,都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事情。

  同学们,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包括我们所身处的燕园,每天也都在发生着许多细微但深刻的变化。我们的北大,正变得更加国际化、更具包容性,也更充满了创新的活力。这一切的变化,是所有的北大人,包括在座各位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

  那么,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北大人应如何作为?我们除了与时俱进,紧紧跟上时代的潮流,更需要坚守什么?哪些东西需要不断变化,而哪些东西又亘古不变?利用这个机会,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探讨。

  今年5月4日,来到北大,与我貌度校庆和五四青年节。在师生座谈会上,给大学生算了一笔“人生账”:“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

  同学们,指明的这笔“人生账”,不就是摆在你们面前的历史“际遇”和“机缘”么!还以“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为喻,勉励青年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身体力行,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五四运动的先驱、北大校友罗家伦先生在《写给青年》一书的序言中谈到:“我们不能背着时代后退,我们也不能随着时代前滚,我们要把握住时代的巨轮,有意识的推动他,进向我免辉的理想。”在五四时代,他们那一批“90后”通过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在改造国民性的基础上,重塑人的灵魂,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也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征程。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成为指引一代又一代青年奋发图强的精神灯塔,也为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因子和思想资源。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各种思潮相互碰撞的变革时代,坚守核心价值观就是“务本”,将自己的人生事业融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洪流,这就是最大的“道”。今天,中国正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北大人不应沉湎于以往作出的贡献,而要参与到人类文明的和谐与共同发展之中。希望在座的诸位同学,将来能够代表我们这个国家,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与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面对纷纭复杂、瞬息万变的世界,如何实现“小我”与“大我”的协同进步?是被社会的惯性所牵引,还是追随自己内心的召唤?是选择安逸的生活,还是选择奉献和付出的人生?在面临严峻的现实时,是选择放弃,还是义无返顾地前行?是做愤世嫉俗者,还是积极的建设者?在此,我对大家有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大家坚守“砥砺德行,立己立人”的道德追求。宋代理学家杨时曾说“一德立而百善从之”,无论什么时代,砥砺德行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只有个人的德行修养立得住,才能推己及人,影响和教化别人。“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在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坚守本心,德行高尚的前辈,他们的坚守让我们在时代波澜中看到了北大人默默担当的身影,感受到了北大人浓郁沉淀的家国情怀。这其中,第三届“蔡元培奖”获得者,医学部教授彭瑞骢先生便是典型代表。彭瑞骢先生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1940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成长于内忧外患,社会动荡的时代,彭先生较早便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1947年,他与方亮教授、王光超教授等人在北京公主坟附近的什坊院村办起了保健院,组织北医师生轮流为附近农民义诊。在这段实践中,彭先生目睹了农民饱受病痛之苦和贫困的折磨,坚定了为大多数人服务的理念。从医70多年,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先生都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彭老曾这样寄语医学生:“‘无德不医’。学校只能教育你认识是非,但是社会太复杂了。你要是想拿学医当敲门砖去赚钱的话,那就别来学医,此路不通。”彭老甘受清贫,默默奉献,正是老一辈北大人毕生坚守的群体特质的生动写照。希望这种高尚的道德追求能够在你们身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二是希望大家坚守“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平和心态。今年3月,我在学工部举办的“教授茶座”活动中与一些同学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在座谈中,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是生涯规划。物理学院一位同学说,学物理、做科研压力很大,需要牺牲很多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坚持。我告诉他,北大人做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出色,但要做好任何事,都需要一个基本素质——那就是忍耐。今天在这里,我还想跟大家分享哲学系汤一介先生治学的例子。作为老一辈哲学家,编纂一部能够挖掘传统文化的真精神、呈现中国儒学源流的《儒藏》,是汤先生长期以来的愿望。20xx年,经过反复论证,汤先生将编纂《儒藏》的设想提交学校和教育部并得以正式立项。这一年,76岁高龄的汤先生受命成为《儒藏》工程首席专家。《儒藏》工程是一项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基础性国家文化工程,也是一项迄今为止人文社科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工程。《儒藏》“精华编”收入中外儒家典籍650余种,约计2.6亿字;而“大全编”则收入儒家经典著作3000余种,约10亿字;此外还将编纂著录两万余部“儒家经典文献总目”。面对这项浩如烟海又繁琐庞杂的巨大工程,已是耄耋之年的汤一介先生义无反顾。他说:“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必须有中华文化的复兴来配合。今天,我们编纂《儒藏》可以说正在实现着400多年来中国学者、也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儒藏》编好,将儒家文化瑰宝系统全面地收藏,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范本,之后一百年内不会有人超过。”汤先生秉持着这样的赤忱之心,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仍然不遗余力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值得大家用心学习。

  三是希望大家坚守“宠辱不惊,自信自励”的人生哲学。随着人生阶段的转变,你们将迎来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多元的世界。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现实,同学们可能一时会有些疑惑、彷徨和失落。这是正常的。但我希望,你们在偶尔“吐槽”之余,勇做积极的建设者,化难为易、化压力为动力、化自卑自满为自信自励,宠辱不惊,处之泰然。不久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先生在北大演讲时说:“今天很多年轻人抱怨这不对、那不对的东西,可能正是我们可以发展的机会。与其抱怨,不如把它变成现实。”改变别人也许很难,但改变自己只需要坚持。我校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也讲过一段很有启迪性的话:“我们昨天的理想,决定了中国今日社会的现实。如果你们今天对现实不满,那么你们的理想就是祖国的未来。我希望这未来不是更堕落,而是更美好。”美好的未来就掌握在各位自己手中,希望大家不畏难、多历练,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完善自我,抵达“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人生新境界。

  同学们,时代在变,北大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不会改变,“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不会改变,“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胸怀不会改变,“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不会改变,“常为新”的奋斗精神和创新意识不会改变!这些带有“北大印记”的精神特质,应当就是我们在大变革时代永远不变的坚守。

  同学们,我一直认为,北大是不可复制的,每一个北大人的人生也是不可复制的。希望大家永远不要被喧嚣、浮躁所迷惑,请勇敢地做你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做一个堂堂正正、独一无二的北大人。

  从今天开始,我相信,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所有的道路都有一个共同的起点,那就是北大,这里是你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无论时代如何变革,植根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燕园情”将始终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这是永远割不断的!

  最后,我想把自己思考和酝酿已久的一句话送给在座的各位同学,“一个人的一生,要有追求,要有方向。如果你能在年轻的时候确立自己的目标,你就会节省很多时间,走更少的弯路,你离自己梦想的距离就会更近,实现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同学们,依依惜别,再见珍重。母校永远祝福你们!祝愿你们乘风破浪,前程万里!

  谢谢大家!

北大精英学子毕业典礼致辞2

  各位老师、同学和家长来宾们,

  大家下午好!

  感谢系里提供这个机会让我代表同学们分享我们在毕业季的所思所想。在大家刚刚看到的毕业展览和纪念视频中,我们一起回忆了燕园四年的生活,回忆了我们与国社读书报告厮守的不眠之夜,回忆了我们和老师第一次下田野时的惴惴不安,回忆了宿舍中、社团里的钢铁和塑料情谊。现在,让我们把目光往前放,谈一谈:我们将从社会学系带走什么。

  这四年社会学的学习教会了我们许多知识。我们学习了中外社会学的经典和现代理论,获得了系统认识社会的视角和思路;我们学习了社会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技术,明白数字可以揭示真相也可能说谎;我们走入田野,践行调查方法,尝试建立对中国社会第一手的经验感知。

  不过,即将走出社会学门的我们,不得不面对知识快速流失的现实。几年后,我们或许不会想起涂尔干将自杀分为了哪四种类型,也可能会忘记如何解读回归模型中的交互项。如果知识这么易逝,社会学学习从长期来看会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呢?我想,我们能从社会学系带走,需要从社会学系带走并长期持有的,是社会学认识世界的态度。

  第一,实事求是。在这四年里,我们尝试践行费孝通先生“从实求知”的精神,在收集、分析经验证据的基础上理解社会。在未来的大多数时间里,我们可能少有机会再这样对社会现象细细考察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远离了“从实求知、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应当用这种原则去判断我们获取的信息的性质,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被加工过的事实,哪些是对事实的观点。我们要明辨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了解作者和传播者的立场、动机和局限。我们要清楚发言的边界,知晓我们思考所基于的是什么信息,它能告诉我们什么、不能告诉我们什么。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在信息时代保持清醒。

  第二,关怀社会。现代人的生活充满挑战:我们拥有了时间意识,也拥有了时间焦虑;我们享用着丰裕的消费品,但也为无尽的欲望所累;我们侥幸通过教育实现了阶层流动,却早早开始担忧下一代人的成长条件。这些挑战将会压迫我们,使我们的生活削减为赚钱养家,压缩成一件又一件的待办事项。最可怕的是,它们可能让我们变成冷漠的原子,只关心自己的生活轨迹。这时候,我们要有跳出自我封闭的个人世界的能力。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境遇,也要关心身边人的境遇,更要关心远方人们的境遇,去认识我们作为社会人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认识共同性,发现那些形塑我们生活的结构性力量,对同道人报以共情;认识差异性,发现那些分化我们生命走向的变量,对面临更残酷生活的人施予温情。将个人命运与他人命运相连、与社会命运相连,我们对抗现代生活的庸碌。

  第三,坚持反思。在我看来,社会学带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反思精神。我们要保持怀疑,反思流行的观念,向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常识发问。我们也要反思自己,明白每个人都存在先入之见和有限理性,保持谦卑。我们要用反思要求自己、挑战自己、鞭策自己——永远带着社会学对事实的追求、对人的关怀和对反思的坚持。

  当然,这些都只是一位还没有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对未来的设想,它们需要在行动中得到重审和修正。纵使其中能留下一二可取之处,现实的复杂性也会让实践它们远比在这里描述它们要困难许多。是啊,社会学从来没有向我们许以更轻松的生活,相反,它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幸运的是,我们在过去并且在将来都能够持续得到我们的老师和家人的支持。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毕业生们向你们表示感谢,也请允许我代表毕业生们向你们承诺:我们会谨记这四年在社会学系得到的教诲,不论成功与否、富裕与否、闻名与否,都努力做到——不冷漠、不盲从、不苟且。

  谢谢!

北大精英学子毕业典礼致辞3

  各位同学、家长、师长和同事,

  今天我们相聚这里,庆贺20xx届本科和博士学生,20xx届硕士学生,和20xx届专业硕士学生顺利毕业,恭喜同学们开启新的人生阶段,感谢各位老师、家长的辛勤付出,欢迎你们前来共同分享毕业同学的欢乐。

  当毕业的狂欢结束后,很多人会发现身边少了陪伴,老师、同学和家长不能永远身伴左右。对于年轻人来说,集体生活浪漫而美好,合作、保护、竞争、秘密、猜忌、花边,天天都有很多故事,总有新鲜话题,即便是生气,也是那么有意思。集体生活让人享受成败、激情和荣辱,它是那么有趣、温暖、心有所依。很多成年人一生中的美好回忆,都来自他们的集体生活时期。

  可是,现在没有了上山下乡和插队,所以,从大学毕业,就意味着一个人的集体生活期真正结束了。这一天总会到来。很多人会不适应,因为从小到大,这样的生活已经陪伴了你们20多年,不少人从集体生活中获得生命力和乐趣,他们的精神生活总和社交有关。

  怎么办?你必须寻找精神上可以陪伴终生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学习。

  有的人用寻找伴侣来代替精神的失落,但相爱的人也不一定总能产生精神共鸣;有的人用陶醉于音乐代替精神的无依,但音乐有时会带来环境喧哗;有的人用沉溺游戏代替精神的无聊,但游戏可能上瘾,极端的情况还可能玩物丧志;有的人用旅行来代替精神的失落,但人总有慵懒、害怕陌生和不想出门的时候。

  唯有学习缺点最少。只要你有所追求,学习就不会弃你而去。

  学习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之可贵,在于它是一种无法剥夺的自由,完全根据你的追求、兴趣和品味。毕业以后,你就再也不用为了拿学位、为了交作业、为了赶论文、为了给项目交差,为了取悦他人或者表现自己,被迫去学习。

  学习使人有见识,它提供给你经验以外的大量知识,令你获得强大而丰富的内心力量,激发你的希望,照亮你的灵魂。从学习中找到乐趣的人,烦闷不会来找你,不会抑郁自杀,因为他还有很多好奇和未知,需要用生命去了解。

  学习使你认识新的同伴和朋友,从他们那里,你会读到自己内心正在想的事,从而增加信心,获得支持。你虽然可能根本不认识他们,但是你知道他们正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和你一起同行。如果你需要呆在一群有趣的人中,需要一种思想交流和精神伴侣,那就让学习陪伴你的人生。

  学习是一种主动又自主的精神交流,可以让自己以安静的方式,生活在群体中,不用外出打架就可以对权威开展批评,学习让你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经验之外有超验,世俗之外有神圣。如果你学到的东西是高质量的,就等于选择了和优秀的群体生活在一起。和他们在一起,去关心一些重要的事情,无聊、琐碎和沮丧,那些不得不通过抱怨来排解的负面情绪,就会离你远去。

  学习可以使你成为一个精神上自立的人,如果你的欢乐来自于你自己,情绪就不必受到外在力量的控制,过分依赖他人而变化,如果你的辨别来自于你自己的知识,就不会盲从,整日迷失在粉丝们的追星捧月中。

  每个人的人生起跑线,实际上是从毕业开始的。现在大家都差不太多,几十年以后就会出现明显差距,走在前面的都是不断学习的人。所以真正的挑战是在离校以后,如果你不想进入缓慢退步的状态,唯一的方法就是保持终生学习。

  今天,在你们人生再出发的时刻,北大社会学系给各位的毕业寄语是:请保持终生学习。

  谢谢各位。

北大精英学子毕业典礼致辞4

  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大家好。我是牟思浩,很荣幸能代表毕业生发言。回想20xx年的毕业典礼,我站在理科五号楼天井的主席台上代表20xx级本科生发言。那时,我对毕业季充满了浪漫化的想象,似乎对未来也有不少豪言壮语。如今三年过去了,除了依然感慨时光易逝之外,还多了一些对世界的理解。因此,在毕业这个具有仪式感的节点上,我们应当回头看看这三年所收获、创造和给予的一切,看看自己的变化,无论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也看看自己所理解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首先,三年中,我见到了形形色色的焦虑,并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一些。这些焦虑或者来自生活中实在的挫折和阻碍,或者来自理想主义遭遇社会现实的不适,或者来自人格个性的底色和基调。但它们都是真实的,都是我们与世界打交道的必然结果。焦虑虽然痛苦,但它并不负面,也并不虚弱。我们虽没有必要崇尚或美化这种体验,但学会面对焦虑并从中成长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我始终相信诗人的那句话:这一切都是种子,只有经历过埋藏,才有生机。我想,培养戴着假面的所谓的“成功人士”并非北大社会学系给予我们的教育所期待的结果,真实而丰富的人性总是更加动人,而焦虑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三年中,我庆幸与15级的同窗貌同分担了彼此的焦虑,这使我渐渐理解不同人的曲折心肠和难言之隐,理解了大家在生命中最在意的那个部分,也因此,我们能够见证彼此的成长。

  其次,三年中,我对事物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按照社会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不断打破刻板印象,拒绝任何僵化的理解方式。有人天生是乐天派,有人一辈子都在和抑郁抗争;有人含着银勺来到世界却为穷苦的人发声,有人从底层奋斗到高位却反过来将武器对准自己的同胞。一个社会事件可以在舆论的催化剂下化合成无数个版本,权威文本被反复诠释,普通大众在立场之间变换着位置,行动派们一些陷入了目标置换的漩涡中,战斗的同时忘记自己为何而战,一些在多方势力的挤压之下失去力量……我们见证了太多这个时代的光怪陆离。当我们用单一的工具去解释它们时,无论是资本、阶级、还是教育、心理,都会使得这些具有厚度的社会事实瞬间变得索然无味,也使我们被禁锢在狭隘的一己之见中无法自拔。接触了更多的事情才懂得,一方面构建自己的生活,以自己为中心寻找一条实现自身和服务社会的道路,另一方面积极地介入更广阔的经验并达至对他人的理解,是多么需要智慧。此时更觉费老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可贵,这种美好的愿景令人动容,始终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第三,我对人的局限性有了更多的体验。我们不可能做一个现代社会中的鲁滨逊,而是必然要与他人共在,入侵他人的生活,和他人共享情感,在共同体中分有权利和义务。对做惯了天之骄子,也曾活在很多梦幻泡影之中的我们而言,凭一己之力做出改变世界、让世人铭记之事的想法并非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我坚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创造价值,但这种创造是在他人之间、在人类社会之中被完成的。这既需要我们的坚守和执着,也需要我们不断调试、妥协、让步。今天以后,我们之中有的走上工作岗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有的走入更高的学术殿堂,距离一个真正的学者又更近了一步。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重构一个带有局限性的自我认知都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但愿我们大家都能直面自身的脆弱和局限,并且不羞于向他人敞开甚至求助,都能幸运地拥有强大的社会支持。“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这种社会支持无论是来自两三挚友、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还是一个温暖的家庭、一个良性的职业共同体,都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宏大的抱负之外,拥有体味生活中点滴幸福的能力,学习做一个最简单,其实也是最难得的普通人。

  焦虑、复杂性和局限性这三个关键词似乎使得这个发言充满了负面的情绪,但我想表达的只不过是“真实”二字。这两个字看似容易,想要达到难于登天。因为我们时刻要克服很多幻觉、执念、怯懦,接受自己的不完满,对自己诚实。这种真实其实恰恰蕴含着最正面的姿态:那就是基于“真”的勇气和行动力。没有人能够确保一个更好的未来,但此时此刻的我们正在真实地思考着、行动着,未来于是仍然是值得期待的。在我们即将离开燕园,奔赴各地开始新生活的此时此刻,我们自然会问自己,我变得更好了吗?未来要如何过?其实,再给我们三年的时间,或许也回答不好这类问题。计算和权衡解决不了生命的问题,关键的时候或许还靠意志和勇气。祝愿我们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都能多辨真假、少计得失,坦诚地面对自己并把自己和无限广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在此,我还要代表所有硕士毕业生感谢北大和社会学系的培养,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同学媚励和关爱,感谢家人和爱人的无条件信任和无私的支持。很幸运生命中有你们陪伴。在北大社会学系的三年时光会在我们每个人的骨血中留下永久的印记,伴随我们的一生,并给予我们力量。最后,祝大家毕业快乐!祝大家都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北大精英学子毕业典礼致辞5

  尊敬的老师们,各位嘉宾和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一周前,系里通知我在今年毕业典礼代表教师做一个简短发言,我当时既感到十分激动,又感到无形压力。激动是因为站在这个讲台对一名普通老师来说是一种至高荣誉,压力是因为站在这个讲台不同于一般的授课,毕业典礼是见证你们人生放飞理想、见证成长的重要时刻。

  几年前,在座各位同学从五湖四海来到北京大学,加入了北京大学社会学这个特殊小系大家庭,有幸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几年来,作为大家庭的长辈,我貌同见证了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同学们的勤奋学习,家属们的鼎力支持。因此,在这里我代表全体老师们向20xx届195名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祝贺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并以优良成绩获得学位。同时,也感谢同学们几年来对大家庭的一路奉献和深情陪伴。

  今天的毕业典礼不仅见证同学们的人生成长阶段,同时也预示你们人生的再出发。其实,站在这个讲台上,想说的东西很多,限于时间原因,

  我主要跟同学们分享两个方面的想法:

  第一方面,社会学究竟给每个社会学人带来了什么?换句话说,社会学学科的遗传素养或bio-mark是什么?我个人1984年从经济学转行到社会学,30多年的社会学修炼使我认识到,与其他学科相比,社会学有诸多强大的内在基因,但其中至少两个基因是最最重要的:一是具有更加追求公平正义的人性人道。在社会分化的今天,尊重公平正义已经融入社会学人的血脉,内化行动的指南,成为了我们的最大追求和信仰,其中集中体现在对社会底层的人性关怀和使命情怀。二是具有不一样洞察社会的独特能力。社会学人用田野丈量世界,用定量探究规律,对社会乃至个人日常生活具有更宽广的视野、更深切的洞察。社会学使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子,一面照见自我的镜子,全方位、立体式地让我们知道,在与这个社会、世界的关系中,我们究竟是谁?

  第二方面我想说如何见证成长、快乐人生。前面说过,在座各位同学们具备了社会学人的优良遗传素养。不过,我还要说,走向人生的下半场光具有良好的基因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适应人生的新环境。

  各位同学,毕业意味着,你们再也不用为学校的各种DDL而恐慌了甚至悲催。但是,你们应当清醒意识到,人生的大考即将拉开序幕。作为老师和过来人,我们当然希望各位成为人生的赢家、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见证人生的精彩和圆满。但是,我个人认为,比圆满人生更重要的是见证成长、快乐人生,为此,我对同学们有三点嘱托:

  其一,高尚品德是快乐人生的最大底牌。好品德是快乐人生的最大红利。再高权贵比不上一个好品德,再多名利比不上一个好名声。做一个好人是老师们对同学们的最大嘱

  托。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好人的界定是: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得的就是好人;科学家王选院士对好人的界定则是: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的就是好人。我个人对师门同学的要求是:人至少要具有“三好:好人品、好圈子、好习惯”:好人品是指善良、守信、诚实、谦虚、宽容、厚道且常怀感恩的心;好圈子是指周围聚集着一大批具有正能量的朋友;好习惯是指要具有自己的个人爱好,包括运动、摄影、绘画、旅游乃至烹饪等。

  其二,淡定情怀是快乐人生的最高境界。大学是同学们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时期,大学生活就像初恋,在这里,各位或许爱过、哭过、闹过、醉过,有着激动的心;进入当下不确定乃至浮躁的社会中,各位可能要为票子、职位、晋升、房子、婚姻、生娃养娃等凡事而奔波乃至奋斗,或许会经历喜悦、成功、挫折、迷茫、失望甚至绝望,希望大家都保持着淡定情怀。因为人生的酸甜苦辣都是营养,这也是成长的一种代价。重要的事总是简单的,简单的事总是难做的。纵欲社会中保持一种冷静和思考也是一种修炼。我个人的看法是:不要总是寄予C位出道,因为默默无闻可能就是人生的一种常态;不要总是寄予弯道超速,因为退一步也是人生的一种胸怀;不要天天设想出奇制胜,因为人生并没有常胜将军。“你若从容,岁月无恙”。

  其三,知行合一是快乐人生的最好修行。“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大学读书使我们聪明,使各位成为了思想的巨人,但是走向社会,老师们真诚希望大家成为行动的高人。读都是思考,做才是王道;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作为社会学人,我们不仅要做有利有益有趣的事情,也要做无利但却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个体,我们不能决定太阳每天什么时候升起,但是我们能够决定每天什么时候起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作为老师,若干年之后,我们真诚希望还能看到各位像今天一样的阳光笑脸、清澈目光和纯真心怀。常回家看看吧,因为社会学大家庭永远是你们人生的精神家园。

  祝福大家人生永远快乐!

  谢谢大家!

北大精英学子毕业典礼致辞6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得多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人事业。

  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劣稚一点,不脸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的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国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不依据自己的经验,赠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做个防身的锦囊罢!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做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亲居了。

  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

  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学非所用,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认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认胡乱混饭吃,混官吃。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

  况且学问是要有相当的设备的;书籍,实验室,师友的切磋指导,闲暇的工夫,都不是一个平常要糊口养家的人的能容易办到的。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

  少年人初次和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抛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的俘虏。

  你在那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在社会的顺民了。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一面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一面要保持我们对人生的追求。

  有什么好方法子呢?依我个人的观察和经验,有三种防身的药方是值得一试的。

  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要解答实用上的困难和理论上的疑难。所谓“为知识而求知识”,其实也只是一种好奇心追求某种问题的解答,不过因为那种问题的性质不必是直接应用的,人们就觉得这是无所谓的求知识了。

  我们出学校之后,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如果没有一二个值得解答的问题在脑子里盘旋,就很难保持求学问的热心。

  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你无可奈何他,——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缩衣节食去巴结她。

  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物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你只要有疑难问题来逼你时时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最贫乏的知识中,你也会慢慢的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

  所以我说,第一要寻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古人说,“待文王而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试想伽利略和牛顿有多少藏书?有多少仪器?他们不过是有问题而己。有了问题而后他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决他们的问题。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

  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离开学校之后,大家总是寻个吃饭的职业。可是你寻得的职业未必就是你所学的,未必是你所心喜的,或者是你所学的而和你性情不相近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工作往往成了苦工,就感觉不到兴趣了。

  为糊口而做那种非“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的工作,就很难保持求知的兴趣和生活的理想主义。最好的救济方法只有多多发展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与活动。

  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也应该有他非职业的玩艺儿,可以叫做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因为一个人成就怎样,往往靠他怎样利用他的闲暇时间。

  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了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

  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

  英国十九世纪的两个哲人,弥儿(J.S.MILL)终身做东印度公司的秘书,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政治思想史上都占一个很高的位置; 斯宾塞(SPENCER)是一个测量工程师,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成为前世纪晚期世界思想界的一个重镇。

  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特别在这个组织不健全的中国社会,职业不容易适合我们的性情,我们要想生活不苦痛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

  有了这种心爱的玩艺,你就做六个钟头抹桌子工作也不会感觉烦闷了,因为你知道,抹了六个钟的桌子之后,你可以回家做你的化学研究,或画完你的大幅山水,或写你的小说戏曲,或继续你的历史考据,或做你的社会改革事业。你有了这种称心如意的活动,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

  第三个方法也只有一句话:“你得有一点信心。”我们生当这个不幸的时代,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无非是叫我们悲观失望的。特别是在这个年头毕业的你们,眼见自己的国家民族沉沦到这步田地,眼看世界只是强权的世界,望极天边好像看不见一线的光明——在这个年头不发狂自杀,已算是万幸了,怎么还能够保持一点内心的镇定和理想的信任呢?

  我要对你们说:这时候正是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信心的时候!只要我们有信心,我们还有救。

  古人说:“信心(FAITH)可以移山。” 又说:“只要工夫深,生铁磨成绣花针。”你不信吗?当拿破仑的征服普鲁士,占据柏林的时候,有一位教授叫做费希特(FICHTE)的,天天在讲堂劝他的国人要有信心,要信仰他们的民族是有世界的特殊使命的,是必定要复兴的。费希特死的时候,谁也不能预料德意志统一帝国何时可以实现。然而不满五十年,新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实现了。

  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的。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数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获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新因。

  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有的信心。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的丢了。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的丢了的。

  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

  你不信吗? 法国被普鲁士打败之后,割了两省地,赔了五十万万法朗的赔款。这时候有一位刻苦的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终日埋头在他的化学试验室里做他的化学试验和微菌学研究。他是一个最爱国的人然而他深信只有科学可以救国。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 (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3)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药苗。

  这三个问题在表面上似乎都和救国大事业没有多大关系。然而从第一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定出做醋酿酒的新法,使全国的酒醋业每年减除极大的损失。从第二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教全国的蚕丝业怎样选种防病,教全国的畜牧农家怎样防止牛羊瘟疫,又教全世界怎样注重消毒以减少外科手术的死亡率。从第三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发明了牲畜的脾热瘟的疗治药苗,每年替法国农家减除了二千万法朗的大损失;又发明了疯狗咬毒的治疗法,救济了无数的生命。

  所以英国的科学家赫胥黎在皇家学会里称颂巴斯德的功绩道:“法国给了德国五十万万法朗的赔款,巴斯德先生一个人研究科学的成就足够还清这一笔赔款了。” 巴斯德对于科学有绝大的信心,所以他在国家蒙奇辱大难的时候,终不肯抛弃他的显微镜与试验室。他绝不想他有显微镜底下能偿还五十万万法朗的赔款,然而在他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他已收获了科学救国的奇迹了。

  朋友们,在你最悲观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北大精英学子毕业典礼致辞7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各位老师,你们好!

  非常感谢北京大学中文系给我一个难得的机会,在这里跟你们再说几句知心话。

  今年正好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北大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大因此有了特殊的地位,你们也有了特殊的身份:北大人。你们的父母亲也有了特殊的身份:北大人家长。

  国人对北大人有一种理想的期待,他们希望从你们身上看到北大精神。这是一种北大效应。

  你们已经被站立在一个特殊的平台,你们不得不有所表现,于是你们有了担当。

  你做好了,人们会说北大人就是不一样;你做不好,人们会说北大人不过如此;你做错了,人们沿着你人肉搜索到北大。那你说,我宁愿做一个不用担当的普通人,在母语写作中,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的那样,诗意地栖居。你做不到。北大人的北大精神正在被期待。

  什么是北大精神?自由、包容、民主、科学、独立、爱国等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我所理解的北大精神,是对理性的认同。

  这里的理性是针对愚昧而言。理性让我们看清真伪,发现真理,不受蒙蔽。

  理性可以分为智性与悟性。智性更多地偏重逻辑分析,印欧人更擅长智性,他们提出了公理系统,率先建立了科学。悟性更多地偏重整体领悟,汉人更擅长悟性,把诗歌意境理论推向极致。

  早期的理性主义把悟性排斥在理性之外,让理性失去了洞察和领悟的力量。我们中文系的语言文学研究是一种极高的理性活动,包含了智性和悟性。

  五四运动以来,科技已经高度发展,微信支付等现代手段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这些高科技多数是来自向国外学习,而不是来自我们自己的理性活动。

  我们的理性还相当缺失。当前我们的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固然让人担忧,但更让人担忧的是产生不良风气的土壤,这就是理性缺失的土壤。

  现代阿Q精神正在这块土壤上蔓延。有一次我的一位同学给了我一个名片,上面写着:

  某某研究所副所长(相当于正厅级)

  如果当年《新青年》主编陈独秀教授还在,这无异于让他在名片上写上:

  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相当于正处级)

  前一段时间网传一篇论文,作者论证说安阳师范学院已经超过了哈佛大学,因为安阳师范学院的历史、地盘、专业人数、学生人数、精神面貌等多个指标都超过了哈佛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已经澄清,不是他们学生的硕士论文。

  其实安阳现象广泛存在,我身边就有人喜欢拿我们的GDP居世界第二来说事儿。好像我们已经远远超了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准备拿下美国。

  我们用十多亿人的GDP去比美国三亿多人的GDP,有理性吗?我们算过人均GDP是多少吗?

  有人最近统计说,我国SCI国际索引论文发表量仅次于美国、英国和德国,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我们为什么不去计算真正代表人类智慧的诺贝尔奖、沃尔夫奖?我们不愿意去计算,于是有些人开始在别的国家摆阔,随地吐痰,跳广场舞。

  这几十年来,我们经济发展速度确实很快,但我们的理性并没有得到多少提升,我们在很多方面甚至非常愚昧无知。

  我们常常埋怨大环境,其实环境也是人营造的。

  由于理性缺失,我们建立了各种评价体系和游戏规则。根据这些评价体系和游戏规则,爱因斯坦不配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当教授,因为他的相对论发表时间早已超过了5年;屠呦呦也没有资格得诺贝尔奖,因为她的发表太少,也没有留学背景。

  由于这些评价体系和游戏规则,学术不再是分享创新和发现的乐趣,不再是写出有利于人类的传世之作,而是疲于发表、检查、评估和晋升,奔走于各种社会活动以获得一大堆头衔。

  最让人担忧的是,有很多人真正相信这些评价体系和游戏规则是天经地义的。

  一个民族的知识阶层中存在这种高层次的愚昧是非常可怕的,我们低估了这种愚昧所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忽悠和被忽悠、欺骗和被欺骗,都是相辅相成的,都是因为存在理性缺失的土壤。

  同学们,你们将要到这样的土壤上去耕耘。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遵守好些游戏规则,但我们应该明白这些规则并没有理性基础,条件成熟必须改变。

  来自理性的正能量不是赞扬和歌颂,而是担心和忧患。我们需要理性地生存。只有理性地去生存,我们才不至于迷茫,不至于被忽悠,不至于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有理性地去生存,才知道去担当什么。

  理性生存的最高境界就是诗意地栖居。从政从商也好,做研究做实业也好,如果没有境界,跟动物的生存方式没有区别,甚至不如动物。

  朱德熙先生是北大最具理性的学者之一,他曾说,做学术要有一点童心,要有味道。这就是学者的一种诗意的栖居境界。只有理性地去生存,才能够诗意地栖居。

  我曾经在不同的大学学习和工作过,我更喜欢北京大学,更喜欢北大的老师和学生,不是因为北大平台更高,也不是因为这里净土更多,而是因为这里有更多的理性碰撞。在你们听课时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质疑和困惑,在你们瞬间的微笑中我猜到你们原谅了我非理性的疏漏。课后你们拦截我提问,不让我吃饭,钻牛角尖,我看到了你们终极追问的精神,感受到了理性的力量。

  你们要离开了,我有几分难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谊并不平等,就像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并不平等一样。

  在理性缺失的时期,有子女告发父母,但父母很少告发子女;也有学生揭发老师,但老师很少揭发学生。因为有了老师对学生的这份不平等情谊,当你们有这样那样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我会调出你们的相片和学习记录,回想课堂上的你们。

  今天,你们带着你们所理解的北大精神要离开了,我会思念你们,如果你们所理解的北大精神也包含着对理性的认同和坚守,或许对我的思念之情有一丝安慰。

  同学们,我们还会见面的!希望你们理性地生存,诗意地栖居!

推荐阅读:

  县长卫生工作会议讲话

  母亲节母爱无私祝福语100句经典素材

  领导离任会议讲话

  生日庆典代东讲话稿

  周年庆典领导发言稿

  捐赠仪式上的领导致辞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