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关于道德主题演讲稿
学生关于道德主题演讲稿(通用5篇)
学生关于道德主题演讲稿1
从小学到中学,常听说班里丢东西。起初是丢铅笔、橡皮、刀子、笔记本之类的,后来是丢钱。最近听我妹妹说,她的一个上了中专的同学的班里,什么东西都丢,丢钱不说,BP机、快译通、CD机等都丢。也就是说,如今,对一些学生来说,拿别人东西不还甚至将别人的东西窃为己有已是家常便饭。这情形真令人不安和忧虑:不偷不盗可是人应当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埃如此品行不端的学生,走入社会后将会怎样?
可回过头来想一想,如今,一些成年人的品行又如何呢?恐怕更令人汗颜。众所周知的假冒伪劣产品的层出不穷和无孔不入,说假话办虚事多吃多占贪污受贿现象的逐渐蔓延和日益严重,不正是一些有判断力有自制力的成年人所为吗?毋庸讳言,当今国人已面临能否守住伦理底线(即每一个社会成员应自觉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的问题,以致有良知的学者著书疾呼。北大伦理学教授何怀宏指出,“不杀人、不说谎、不欺诈、不奸淫、不偷盗,在市场经济下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到舍己为人,但你不能损人利己;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道。你攀升不到道德最高境界,但道德最低下限必须坚守,那是人类的最后屏障!”
为什么我们这个德育在教育中始终占重要地位的国度,在一些地方、一些人身上,如今却连最基本的道德操守都已丧失?原因可能错综复杂,但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们多年来养成教育的缺乏。长期以来,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多注重于用说教或抓典型、树模范、大张旗鼓地搞宣传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却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养”。而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古希腊的哲人就曾指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性或制约中寻求”。古罗马的一位作家也曾说过:“在任何事情上,习惯总是极其有效的主人。”实际上,人日常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道德判断之类的理性使然,更多的是习性使然,所谓“习惯成自然”。比如说,谁都知道,闯红灯、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明知故犯?习惯了。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就是其品德、人格的体现;国民的行为习惯,就是一个国家道德水准的体现(故有“德行”之说)。很难想象一个偷窃成性的孩子将来会是个廉洁奉公的人;也很难想象假话充斥、假货泛滥的地方能有诚信不欺的社会风尚。
所以,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培养公民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矗。
学生关于道德主题演讲稿2
尊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争做社会小标兵》。
你们也许会看到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旁若无人地坐在公交车的老弱病残席上;也许会听到两个高谈阔论的时髦姑娘,如何兴高采烈地发出“他妈的”之声;也许会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扬长而去的情况。每当你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这与我们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多么不相称!但是,当前社会上仍然有些人对于这些不文明礼貌的行为不以为耻不以为怪,并且为之辩护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难道这真的是区区小事吗?我们要向有这种思想的人大喝一声:“你们错了!如果任其这样发展下去,那么文明何在?礼貌又何在呢?”
我们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毛泽东是上个世纪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小养成了对长辈有礼貌的美德,后来当了,仍然能以礼待人。一九五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专门邀请亲友的老人吃饭,毛主席给老人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由此可见,文明礼貌是多么重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是我们每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为了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社会小标兵,我们要养成哪些习惯呢?比如说,你在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请先说声“对不起”;别人帮你做了事,要对别人道一声“谢谢”;在校内外,见到老师要热情打招呼问好;吃饭时,要把最舒适的座位本文来自精选范文网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精选范文网网站让给长者,等等,这些都是讲文明礼貌的起码要求,有了这些习惯,才算具备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质。但这些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逐渐养成。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呢?首先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要有一个衡量的准则,我们通常把这种衡量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叫做道德。而礼貌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的。礼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礼貌的内涵,因此,我们要认清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其次,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培养习惯。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在放置着“不准践踏草地”、“请您足下留情”告示牌的公园里、绿化带中,照样有人践踏青草。光靠布置告示来提醒,对有些人看来是无效了,他们对这些告示倒不一定是故意违反,因此,在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的时候,采取一些强制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共同担负着创造物质文明的重要使命,更担负着创造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文明人,心中牢记文明礼貌,争做社会小标兵吧!
学生关于道德主题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是来自,今天非常荣幸能参加本次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因为有你,照亮我前行的路!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崇尚道德自古以来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悠悠华夏,百家争鸣,道德为大,皇家百姓,道德为首——孔融4岁便懂得谦礼之道;杨时、游酢zuo程门立雪的尊师之举至今影响着莘莘学子;在泪水中仍然坚持的支教大学生徐本禹,用爱的火把照亮了贵州边村的未来。可见,道德早已深入中华民族每一个人心中。
"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用心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常伴你我身边。
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亦或是风霜雨露,你都能看到他们的的身影,在喧闹的都市里,总少不了他们在维护交通秩序,他们不高大,或许也不英俊,但他们却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他们就是交警!当我们因为漫天的大雪而窝在温室里时,你可想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正在忍受着严寒为城市的美丽而融化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就是城市的美化师——清洁工。他们或是他们,也许就是你我一直都不曾在意的,甚至是一直都在厌恶的人,但试问,我们的城市真的能离开他们吗?
让我们再想一想,像这样的普普通通为社会付出的人,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就是我们要学习的道德模范!
我们应当从这些普通而伟大的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力量,他们或许没有惊天伟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有的只是严于自律,诚实守信;有的只是感恩与人,敬老爱亲,助人为乐??他们都是非常平凡的,仿佛就在你我身边,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有的只有一言一行,但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文明和美好。
所以,争做道德形象代言人,努力成为道德模范并不是豪言壮语,夸夸其谈,要的是以道德规范为准绳,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道德就可以成为你我身边无形的力量!
对于我们而言,学习道德,争做道德模范,就要首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这是践行道德规范的具体体现。
我们要培养刻苦钻研业务,争创一流业绩的精神,并且把这种精神运用于我们的工作,激励我们不断进步、超越自我、实现突破;我们要细致认真,培养一丝不苟的精神,把我们的工作争取做到完美;我们更要严于自律,诚实做人,持之以恒的,克服我们工作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努力工作不仅仅是对自己、对公司的责任,更是一种道德信念。能够做一件好事固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所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的努力为我们的道德建设增光添彩!
作为一名合格的材料采购人员,我在这里郑重的宣誓,我会严格的要求自己,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坚决不让不安全、不合格、不环保的建筑材料从我的手下蒙混过关,让自己努力成为一个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水利水电员工,同时也为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道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而无道,生而何意",道德是我们永存的财富,它应当成为我们前行的指明灯。至诚无息,以身为则,从现在开始,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增强环保意识、绿色消费、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市场秩序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所以,行动起来!
"修身不言命,某道不择时",道德衰亡,诚亡国之基,为了我们,为了我们身边的人,更为了我们及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克己克行,严于自律,成为正真的有道之人!
记住,因为有你,有我们,有道德,就可以为他人照亮前行的路!这就是道德的力量!
学生关于道德主题演讲稿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当大地迎来冬季时,重抬道德的话题,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毕竟,道德在我们生活中与我们紧紧相随,每时每刻都不曾分离,道德与人类同生,与社会同生。也许有人会问,什么是道德?道德就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联的行为规范。我认为,道德就是爱国爱民团结互助:道德也是勤奋节俭发奋上进;道德更是遵纪守法,洁身自好;道德还是礼貌礼貌自尊自强。在公共生活中,礼貌礼貌、说话和气、待人热情、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等道德行为和伦理规范,会令人满意并受到赞扬。但有少数大学生连起码的社会公德都没有。
一是表此刻伦理道德方面的某些缺陷。比如,在校内反映在:教室垃圾视而不见、墙上脚印无故出现、桌上涂写、图书撕页、购饭插队、水电浪费等缺乏礼貌的倾向;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乘车无序、待人无礼、随心所欲、自私自利等社会公德的缺失行为。也有的大学生明哲保身,应对他人不礼貌的行为往往不闻不问、熟视无睹、甚至见怪不怪。
二是表此刻法纪规范方面的意识不够。譬如大学生刘海洋公园硫酸泼熊事件,曾一度引起社会轰动和高校反思。
三是在道德信仰上,一些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信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人生信条,为谋求金钱和私利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群众利益甚至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四是心理耐受力、意志力、抗挫折潜质较低,不能正视人生矛盾,无力排除人生困境。自杀和伤人事件并不罕见,缺乏健康、用心、向上的良好心态。
学术界对道德内涵的认识是纷繁多样的。有的试图从历史发生学好处上对道德概念加以解释,认为道德是主观的、在每个人心里内在地发生的,只能为他自己透过反省觉察的道德心理现象;客观的、可为他人从外部观察到的,个体或群体的道德行为现象以及作为一种精神的客观凝结物的,以诫律、警句、格言、或理论、学说等形式表现出来的道德知识现象。有的认为道德是必须社会必须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联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有的学者则把道德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环保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礼貌行为习惯。
学生关于道德主题演讲稿5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经管实验班的陈丹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道德源于实践》。
我们时常感叹,人是世界如此有灵性的动物。我们用智慧创造财富,我们用情感温暖人心。我们在情感与智慧之间建立了这个社会,使理性和感性连接的纽带就是道德。还记得我们刚到实验班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修院长就告诉我们:大学就是一只脚站在校园之中,而另一只脚踏在社会上,我们要学的不仅仅是专业文化知识,在更大的程度上,我们所要学会如何生存,学会如何做人。道德,就是你做人最起码的准则。这也就是我们从小学开始一直开设思想品德课的原因,但这种道德教育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无奈,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也缺少绝对的考核方式。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学、中学时这种课往往被那些所谓的“正课”占掉。从我们学生来说,大家也没有去认真听过,因为高考不考。但不可否认的是,道德是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进行着考核:比如说我站在这里演讲,有的同学在认真听我说话,尽管他对我言论并不同意;而有的同学连看都没有看过我一眼。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见到老师要问好。可到了现在我们仔细想想,你主动和老师打过几次招呼。在大学校园里,课桌文化,厕所文化,墙壁文化四处盛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书桌上被钻出一个大洞,厕所里写着英语四六级包过,墙壁上刻着周杰伦的歌词,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们把道德丢在了哪里?
其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简单,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细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在社会中,我们给老人让个座,我们帮抱着孩子的阿姨拾起掉在地上的菜,我们热心地为寻路的人指路,我们顺便把地上的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在学校里,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杜绝把早餐带进教室,捡到别人的一卡通要记得归还,图书看完记得放回原位;在家里,过年回家了分担些家务,和爸妈多聊些你这半年学到了什么东西,让他们知道你长大了。越是细小的事情,越能体现你的道德品质。
其实在准备这次演讲的时候再网上看到了很多关于大学生道德缺失的文章,我想说的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因为某些事而去否定一代人。作为媒体,他们应该去以一种积极的眼光去引导大众,让大家知道这个社会存在着真善美而不是一味的批判;作为大学生,我们也应该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向这个社会证明,我们是有道德的一代。
在这里我想举一个人,他叫刘思宇,8年前,12岁的他在电视里看到志愿者们佩戴他从未见过的红丝带,喜欢与众不同的他也想拥有一条,于是就开始四处寻找红丝带组织,8年后,他已经头顶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青少年爱心大使的责任与光环,他是90后的道德模范,或许我们做不到像他一样为了拯救艾滋病患者奔走在大江南北,但我们同样有着一个道德之心,只要我们心存道德,善待万物,做个无悔的人就好了。
90后的我们,有着自己的梦想,在你接下去的每一步,用目标激励自己,用知识丰满自己,用道德约束自己,你就会成就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