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精选8篇)
八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学情分析
1、学生掌握双基情况分析
从学生上学期的期末成绩情况分析,总结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视具体情况分析得出结论)例如:
(1) 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差
(2) 班级中甚至年级中的参差较大
(3) ……
2、学生学习态度及习惯分析
分析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表现情况
(1) 作业的态度,是否及时完成
(2) 上课听讲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
(3) 提问是否积极,有无主动摄取知识的倾向
以此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以进一步制定学习计划。
3、学生课外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
科学这门学科是动手性比较强的科目,如果学校硬件设施允许,作为科学老师,我们应当关心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走出课堂,我们更应该关心孩子们是否有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作为科学老师,我认为,最成功的莫过于将书本的知识融会贯通到生活中。
大部分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课后能即使反馈课堂中不能弄清的问题,学习自觉性教强,但也有个别同学的依靠性较强.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作业敷衍之事时有发生,对科学缺乏爱好。
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要正确引导,以期让学生对科学充满热情。学生双基情况从其上课情况看,他们的基础不够扎实,很多简单操作做得不够充实,缺乏实践能力,以至于影响其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的能力较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待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认图能力和动手实验的能力较弱。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学目标要求
(一)思想品德方面
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课外适当注意个别辅导,找原因找差距。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加强学习是的引导和课外的学习指导,使之更上一个层次。结合学科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二)知识技能方面
以落实教学大纲为重点,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防止两极分化。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科学的方法及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三)学习常规习惯方面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地进行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工作,并能够主动提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作业要加强监督和检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定期进行章节检测,及时反馈,及时巩固。
(四)关于课程教学成绩
通过师生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我希望我们可以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预期目标:优秀率(89分以上)≥30%,良好率(70分以上)≥80%,合格率=100%
三、全册教材基本内容说明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生活中的水”、“地球的外衣——大气”、“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生活中的水”,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第1章“生活中的水”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密度、压强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洪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风的形成;目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统;简单的天气预报;比热的概念;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分析;人类活动与洪水。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重点: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胰岛素与血糖浓度的调节;动物的内分泌腺与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与反射弧;动物行为分类、体温的控制。
难点:动物激素的反馈调节;神经系统的结构:反射活动中信号传导。
第4章“电路探秘”重点:电流的测量;电压的测量;电阻的相关因素;欧姆定律;电路连接。
难点:电压的概念:研究电阻的相关因素的方法;电路连接的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法。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以教学大纲为准绳。面向全体同学,同时促进个别同学优势的提高,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做好资源共享,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做到严肃、活泼、紧张的学习氛围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知道如何将一堂课的效率提到最大。
所以,应该尝试分析各种上课方式,总结经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设计好教学,使所讲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展开。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针对学生课后巩固不够及时,不够自觉的情况,每堂课适当抽时进行知识点检测反馈。
(二)提优补差的措施:
1、面向全体同学,以目标抓优生,以情感促差生,以竞争促中等学生。
2、与中差生做好沟通工作,认真开展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厌学到好学轨道上来。
3、因人设题,因题选人,做到全体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肯定优生,鼓励中差生,达到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
个人设想:可以根据学生单科的成绩,分组教学,同时督促各组成员相互学习,提高学习竞争气氛。
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多鼓励,多督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及学习自觉性。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课后适当地加以引导,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能提高一个档次
(三)其他措施:
1、定期进行知识落实的检测,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补漏工作
2、进行章节知识的回顾,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做到系统化,便于学生的掌握和巩固提高。
课堂上经常抽查学生的知识点抓捕和掌握情况,在最对的时间做最正确的引导。
对于课堂外,如果有机会要多带领学生走进科学生活。一来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学习更多知识,二来可以培养师生感情。
五、 教学进度计划安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 期
教学内容
周课时
1
9.5~9.9
上学期试卷分析;水在哪里;水的组成
3
2
9.13~9.16
水的密度;测量密度;作业分析;水的压强(1,2)
5
3
9.19~9.23
水的压强3;作业分析;水的浮力(1,2,3)
5
4
9.26~9.30
作业分析;物质在水中分散;
2
5
10.8~10.14
物质在水中溶解(1,2,3);物质在水中的结晶;作业分析
5
6
10.17~10.21
水的利用和保护(1,2);单元复习(1,2);单元作业
5
7
10.24~10.28
单元测验(1,2);试卷讲解;大气层;天气和气温
5
8
10.31~11.4
大气压强(1,2);作业分析;大气压与人类(1,2)
5
9
11.7~11.11
风;为什么会降水;明天的天气;作业分析;期中复习
5
10
11.14~11.18
期中复习(2,3);期中考试
2
11
11.21~11.25
期中分析;气候和影响因素(1,2);东部和西部气候;单元复习
5
12
11.28~12.2
单元作业;单元测验(1,2);试卷讲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5
13
12.5~12.9
神奇的激素(1,2);神经调节(1,2,3)
5
14
12.12~12.16
作业分析;动物的行为(1,2);体温的控制;单元复习
5
15
12.19~12.23
单元作业;单元测验(1,2);试卷分析;电路图
5
16
12.26~12.30
电流测量;实验串并联电流;物质导电性;作业分析;影响导体电阻大小
5
17
1.2~1.6
变阻器;电压测量;实验电压;三者的关系;实验测电阻
5
18
19.~1.13
作业分析;电路连接;单元复习(1,2);
4
19
1.16~1.20
单元测验(1,2);试卷讲解;期末复习(1,2)
5
授课老师: 潘苗苗
调整原则
1、循序渐进,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调整教学计划,中考涉及到的内容在课时、练习和平时测试和月考中充分强化。
2、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实验工具使用、实验方法和过程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八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
一、 学生基本情况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再加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热衷于小游戏,只要教师看不到就会分神。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
二、 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采用福建省义务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本课内容以“任务”为引导,以“活动主题”为主线,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工具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体验信息技术的功能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多媒本作品的开发、photoshop软件的应用,具体知识点如下:
photoshop软件: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功能与主要特点;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掌握基本图像的处理和综合运用。
多媒体:能合理地赏析常见的多媒体作品、能运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编辑声音、视频、图片等素材。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2、质量目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学困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取得打好基础。
四、 改进教学的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八年级科学教学计划3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生活中的水”、“地球的外衣——大气”、“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生活中的水”,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第1章“生活中的水”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密度、压强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洪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风的形成;目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统;简单的天气预报;比热的概念;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分析;人类活动与洪水。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重点: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胰岛素与血糖浓度的调节;动物的内分泌腺与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与反射弧;动物行为分类、体温的控制。
难点:动物激素的反馈调节;神经系统的结构:反射活动中信号传导。
第4章“电路探秘”重点:电流的测量;电压的测量;电阻的相关因素;欧姆定律;电路连接。 难点:电压的概念:研究电阻的相关因素的方法;电路连接的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法。
学情分析:
大部分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发言积极,同学的依靠性较强.学习的目的性不够强,对科学缺乏兴趣爱好。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要正确引导,以期让学生对科学充满热情。学生双基情况从其上课情况看,他们的基础不够扎实,很多简单操作做得不够充实,缺乏实践能力,以至于影响其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的能力较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待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认图能力和动手实验的能力较弱。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教学措施:
(一)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面向全体同学,同时促进个别同学优势的提高,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做好资源共享,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抓好课堂教学,做到严厉、活泼、紧张的学习氛围。 (二)提优补差的措施:
1.面向全体同学,以目标抓优生,以情感促差生,以竞争促中等学生。
2.与中差生做好沟通工作,认真开展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厌学到好学轨道上来。
3.因人设题,因题选人,做到全体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肯定优生,鼓励中差生,达到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 (三)其他措施:
1.定期进行知识落实的检测,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补漏工作。
2.进行章节知识的回顾,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做到系统化,便于学生的把握和巩固提高。
3.加强实验教学
教学进度:
制定教学进度表
八年级科学教学计划4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接任初二两个班的科学教学任务,两个班共有学生56人。这届初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他们的科学素养不是十分理想,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虽然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较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保护学生原有的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学期的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水和水的溶液”、“天气与气候”、“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天气与气候”。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天气与气候”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洪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风的形成;目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统;简单的天气预报;比热的概念;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分析;人类活动与洪水。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重点: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胰岛素与血糖浓度的调节;动物的内分泌腺与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与反射弧;动物行为分类、体温的控制。
难点:动物激素的反馈调节;神经系统的结构:反射活动中信号传导。
第4章“电路探秘”重点:电流的测量;电压的测量;电阻的相关因素;欧姆定律;电路连接。
难点:电压的概念:研究电阻的相关因素的方法;电路连接的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法。
学情分析:
少数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却不是很积极,课后能不会反馈课堂中不能弄清的问题,学习自觉性教弱,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作业敷衍之事时有发生,对科学缺乏爱好。
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要正确引导,以期让学生对科学充满热情。学生双基情况从其上课情况看,他们的基础不够扎实,很多简单操作做得不够充实,缺乏实践能力,以至于影响其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的能力较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待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认图能力和动手实验的能力较弱。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教学措施:
(一)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面向全体同学,同时促进个别同学优势的提高,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做好资源共享,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做到严厉、活泼、紧张的学习氛围。
(二)提优补差的措施:
1.面向全体同学,以目标抓优生,以情感促差生,以竞争促中等学生。
2.与中差生做好沟通工作,认真开展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厌学到好学轨道上来。
3.因人设题,因题选人,做到全体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肯定优生,鼓励中差生,达到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
(三)其他措施:
1.定期进行知识落实的检测,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补漏工作。
2.进行章节知识的回顾,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做到系统化,便于学生的把握和巩固提高。
3.加强实验教学
八年级科学教学计划5
一、学生学情分析
1、学生掌握双基情况分析
从学生上学期的期末成绩情况分析,总结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视具体情况分析得出结论)例如:
(1) 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差
(2) 班级中甚至年级中的参差较大
(3) ……
2、学生学习态度及习惯分析
分析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表现情况
(1) 作业的态度,是否及时完成
(2) 上课听讲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
(3) 提问是否积极,有无主动摄取知识的倾向
以此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以进一步制定学习计划。
3、学生课外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
科学这门学科是动手性比较强的科目,如果学校硬件设施允许,作为科学老师,我们应当关心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走出课堂,我们更应该关心孩子们是否有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作为科学老师,我认为,最成功的莫过于将书本的知识融会贯通到生活中。
大部分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课后能即使反馈课堂中不能弄清的问题,学习自觉性教强,但也有个别同学的依靠性较强.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作业敷衍之事时有发生,对科学缺乏爱好。
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要正确引导,以期让学生对科学充满热情。学生双基情况从其上课情况看,他们的基础不够扎实,很多简单操作做得不够充实,缺乏实践能力,以至于影响其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的能力较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待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认图能力和动手实验的能力较弱。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学目标要求
(一)思想品德方面
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课外适当注意个别辅导,找原因找差距。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加强学习是的引导和课外的学习指导,使之更上一个层次。结合学科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二)知识技能方面
以落实教学大纲为重点,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防止两极分化。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科学的方法及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三)学习常规习惯方面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地进行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工作,并能够主动提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作业要加强监督和检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定期进行章节检测,及时反馈,及时巩固。
(四)关于课程教学成绩
通过师生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我希望我们可以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预期目标:优秀率(89分以上)≥30%,良好率(70分以上)≥80%,合格率=100%
三、全册教材基本内容说明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生活中的水”、“地球的外衣——大气”、“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生活中的水”,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第1章“生活中的水”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密度、压强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洪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风的形成;目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统;简单的天气预报;比热的概念;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分析;人类活动与洪水。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重点: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胰岛素与血糖浓度的调节;动物的内分泌腺与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与反射弧;动物行为分类、体温的控制。
难点:动物激素的反馈调节;神经系统的结构:反射活动中信号传导。
第4章“电路探秘”重点:电流的测量;电压的测量;电阻的相关因素;欧姆定律;电路连接。
难点:电压的概念:研究电阻的相关因素的方法;电路连接的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法。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以教学大纲为准绳。面向全体同学,同时促进个别同学优势的提高,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做好资源共享,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做到严肃、活泼、紧张的学习氛围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知道如何将一堂课的效率提到最大。
所以,应该尝试分析各种上课方式,总结经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设计好教学,使所讲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展开。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针对学生课后巩固不够及时,不够自觉的情况,每堂课适当抽时进行知识点检测反馈。
(二)提优补差的措施:
1、面向全体同学,以目标抓优生,以情感促差生,以竞争促中等学生。
2、与中差生做好沟通工作,认真开展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厌学到好学轨道上来。
3、因人设题,因题选人,做到全体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肯定优生,鼓励中差生,达到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
个人设想:可以根据学生单科的成绩,分组教学,同时督促各组成员相互学习,提高学习竞争气氛。
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多鼓励,多督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及学习自觉性。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课后适当地加以引导,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能提高一个档次
(三)其他措施:
1、定期进行知识落实的检测,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补漏工作
2、进行章节知识的回顾,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做到系统化,便于学生的掌握和巩固提高。
课堂上经常抽查学生的知识点抓捕和掌握情况,在最对的时间做最正确的引导。
对于课堂外,如果有机会要多带领学生走进科学生活。一来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学习更多知识,二来可以培养师生感情。
五、 教学进度计划安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 期
教学内容
周课时
1
9.5~9.9
上学期试卷分析;水在哪里;水的组成
3
2
9.13~9.16
水的密度;测量密度;作业分析;水的压强(1,2)
5
3
9.19~9.23
水的压强3;作业分析;水的浮力(1,2,3)
5
4
9.26~9.30
作业分析;物质在水中分散;
2
5
10.8~10.14
物质在水中溶解(1,2,3);物质在水中的结晶;作业分析
5
6
10.17~10.21
水的利用和保护(1,2);单元复习(1,2);单元作业
5
7
10.24~10.28
单元测验(1,2);试卷讲解;大气层;天气和气温
5
8
10.31~11.4
大气压强(1,2);作业分析;大气压与人类(1,2)
5
9
11.7~11.11
风;为什么会降水;明天的天气;作业分析;期中复习
5
10
11.14~11.18
期中复习(2,3);期中考试
2
11
11.21~11.25
期中分析;气候和影响因素(1,2);东部和西部气候;单元复习
5
12
11.28~12.2
单元作业;单元测验(1,2);试卷讲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5
13
12.5~12.9
神奇的激素(1,2);神经调节(1,2,3)
5
14
12.12~12.16
作业分析;动物的行为(1,2);体温的控制;单元复习
5
15
12.19~12.23
单元作业;单元测验(1,2);试卷分析;电路图
5
16
12.26~12.30
电流测量;实验串并联电流;物质导电性;作业分析;影响导体电阻大小
5
17
1.2~1.6
变阻器;电压测量;实验电压;三者的关系;实验测电阻
5
18
19.~1.13
作业分析;电路连接;单元复习(1,2);
4
19
1.16~1.20
单元测验(1,2);试卷讲解;期末复习(1,2)
5
授课老师: 潘苗苗
调整原则
1、循序渐进,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调整教学计划,中考涉及到的内容在课时、练习和平时测试和月考中充分强化。
2、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实验工具使用、实验方法和过程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八年级科学教学计划6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91、194、196三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二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八年级第2册,本教材的设计考虑到零起点学生的特征,注重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内容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的活动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建构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
内容包括:平面素材加工与集成,音视频素材的加工,认识网络及网页制作。
其中“认识网络及网页制作”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知识点:图像的获取、图像的加工处理、简单平面设计、声音的采集和编辑、影像的简单编辑、计算机网络、局域网、信息安全及网页制作。重难点:网页制作。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如何采集、加工平面素材,并进行简单的平面设计。
2、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3、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拓宽了学生认识世界的视野。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初步学会辨别网页的布局元素,综合运用网站和网页的制作技巧,建立一个简单的网站。
6、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课时 内容
第一课时 讲解学好信息技术的方法、本学期课程计划 第二课时 查看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安装新硬件
第三课时 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 第四课时 获取、安装和卸载软件
第五课时 了解病毒,防范恶意代码
第六课时 掌握采集与拍摄图像的技巧
第七课时 学会处理加工图像
第八课时 采集、录制声音
第九课时 掌握剪辑与合成声音的方法
第十课时 获取与剪辑视频
第十一课时 初步认识powerpoint
第十二课时 筹划一份演示文稿
第十三课时 添加文字、图片、图表
第十四课时 幻灯片中添加表格、声音、视频
第十五课时 设置对象的放映效果
第十六课时 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第十七课时 发布演示文稿
第十八课时 综合活动:制作演示作品
第十九课时 复习
八年级科学教学计划7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接任初二两个班的科学教学任务,两个班共有学生56人。这届初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他们的科学素养不是十分理想,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虽然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较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保护学生原有的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学期的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水和水的溶液”、“天气与气候”、“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天气与气候”。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天气与气候”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洪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风的形成;目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统;简单的天气预报;比热的概念;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分析;人类活动与洪水。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重点: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胰岛素与血糖浓度的调节;动物的内分泌腺与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与反射弧;动物行为分类、体温的控制。
难点:动物激素的反馈调节;神经系统的结构:反射活动中信号传导。
第4章“电路探秘”重点:电流的测量;电压的测量;电阻的相关因素;欧姆定律;电路连接。
难点:电压的概念:研究电阻的相关因素的方法;电路连接的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法。
学情分析:
少数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却不是很积极,课后能不会反馈课堂中不能弄清的问题,学习自觉性教弱,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作业敷衍之事时有发生,对科学缺乏爱好。
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要正确引导,以期让学生对科学充满热情。学生双基情况从其上课情况看,他们的基础不够扎实,很多简单操作做得不够充实,缺乏实践能力,以至于影响其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的能力较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待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认图能力和动手实验的能力较弱。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教学措施:
(一)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面向全体同学,同时促进个别同学优势的提高,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做好资源共享,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做到严厉、活泼、紧张的学习氛围。
(二)提优补差的措施:
1.面向全体同学,以目标抓优生,以情感促差生,以竞争促中等学生。
2.与中差生做好沟通工作,认真开展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厌学到好学轨道上来。
3.因人设题,因题选人,做到全体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肯定优生,鼓励中差生,达到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
(三)其他措施:
1.定期进行知识落实的检测,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补漏工作。
2.进行章节知识的回顾,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做到系统化,便于学生的把握和巩固提高。
3.加强实验教学
八年级科学教学计划8
学生情况的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42人,期中女生占了30人,男生只有11人。就上个学期的学习及多次的平均考试成绩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15次的学业检测和模拟检测,平均分在90分和80分以上的人数,占了全班的30%,而平均分在60分一下的,15%左右,总体上表现还相当不错。
这个班级的30个女生中,有7、8个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非常好,而有2个学生对基础知识是一窍不通,大概有3个学生对科学常识的学习比较困难。而剩下的基本上都可以及格以上。男生中,有4个非常优秀、3个比较不错、3个略懂、1个一窍不通。
基于这班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我想我的教学仍然以基础知识为主,加强引导和注意鼓励相结合,努力鞭策和有效疏通相结合。而这个学期的科学知识较上个学期相比,又明显困难了一些,要想让我的教学效果更好,我想我必须做到提高学生动手意识地同时,提高学生等的动手能力,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实际化、生活化。
二、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水的重要性,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密度,压强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以及计算为重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压强,密度,阿基米德原理溶解度等概念,以及运用的重要性,最后树立节约水资源的思想意识。
第二章:重点是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天气的测量,初步了解雨,雪的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气流与压强的关系,海洋与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影响以及地形地貌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季风的形成。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吸尘器内部的结构和原理,风的形成风向的测量,风速以及相对湿度的概念。
第三章、第四章:均有
三、教材处理的设想
八年级上册的科学,开始接触全新的物理教育,其中有许多的知识,在小学的科学中已经学过,但在这里又会以新的面孔和状态出现,所以,如何做好旧知识新引用,是做好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章是关于水的教学,这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在这一章里,涉及到了几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如何做好演示实验是成功的前提,如何做好学生的实验,成功的保障,最后再归纳了总的思想:水的分布和短缺,做到节约用水。
《科学》本身就涉及到了很多实验知识的教育,只有实验才能给科学以活的生命力。如果科学的教学,离开了实验,将会成为纯粹的数学教育,那是失败的。
所以在接受八年级的教学时,我始终把学生的实验教育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由教师指导实验向教师引导实验转化,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对学生的要求。第二章和第三章也有许多的实验,特别是第四章,全新的知识电学知识,那是开启学生学好科学兴趣的另一把好钥匙。
抓好实验教学,重视实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自己完成实验,是我这个学期最大的目标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面向全体同学,同时促进个别同学优势的提高,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做好资源共享,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做到严厉、活泼、紧张的学习氛围。
(二)提优补差的措施:
1.面向全体同学,以目标抓优生,以情感促差生,以竞争促中等学生。
2.与中差生做好沟通工作,认真开展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厌学到好学轨道上来。
3.因人设题,因题选人,做到全体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肯定优生,鼓励中差生,达到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
(三)其他措施:
1.定期进行知识落实的检测,及时反馈学生的把握情况,进行补漏工作。
2.进行章节知识的回顾,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做到系统化,便于学生的把握和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