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综合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1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十二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4-03-02 19:06:1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农村振兴一般是指农村振兴战略。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形势与政策论文1形势与政策论文的文章12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1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要疫情的爆发,各个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教育是国家的长远规划,大学生就业是社会教育的第一步。每年的上半年是我国的毕业季和就业季。今年将有874万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同期增加40万。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现阶段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节点。本文针对于疫情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及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疫情形势高校大学生就业策略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6月5日,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登陆微信时刻,并发布了一组数据。截至5月25日,南科大本科生就业率为35.17%(其中签约率仅为14.48%),研究生就业率为48.53%。由此可见,疫情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疫情造成的就业困难局面,不少人选择考研或等待明年的招聘旺季。然而,该流行病对就业影响的结束日期无法预测。明年及后年将有近900万应届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即使就业市场复苏,他们也将面临毕业生不足的尴尬局面。后疫病时代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和心理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更多关注。

   1疫情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

   目前,根据多地房地产协会和城乡建设局的公告,建筑业、房地产业等人员密集型行业都处于暂时暂停的状态。过去几年在春节期间蓬勃发展的电影业、旅游业和餐饮业今年的假期收入急剧下降。由于战略调整,一些企业降低了人工成本。2月2日,苏州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共同度过难关的相关措施,通过增加财政支持、稳定员工、减轻企业负担等措施,为中小企业加油鼓劲。虽然中小企业的数量没有大型企业那么多,但如果很多企业面临生存困境,被迫缩小规模,可能会出现区域经济下滑,从而对就业市场产生影响。市场经济一直是影响整体的因素之一,疫情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毕业生今年面临更大壓力。到目前为止,许多地方都出台了促进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特殊政策。通过各种措施的无缝连接,如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增加招聘比例的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扩大规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加入军队,发展中基层岗位,增加贷款支持创业,并提供就业服务补贴,等等,为促进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做好了无缝对接,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是“组合拳”。今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然而,874万大学毕业生将被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对全年就业目标的实现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疫情严重,许多公司不得不推迟甚至取消春季招聘计划。春季往往是每年大学生求职的黄金季节,而一年一度的招聘进校园、现场招聘等大型招聘活动也不得不停止,给7月份的研究生带来诸多麻烦和不便。因此,20_年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但在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目前研究生的扩招规模也比较大,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截止6月28日结束,甘肃、江西、辽宁、湖北、重庆、河北、天津、广东、西藏等地出台了促进20_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专项政策,通过鼓励微型、中小企业吸纳就业,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比重,扩大考研升学、参军和发展基层岗位的规模,推进就业服务补助贷款支持创业,无缝衔接等措施,发挥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组合”政策。

   作为疫情重灾区,湖北省高校毕业生面临着特殊的形势。湖北省今明两年事业单位空缺职位数量将主要用于招收高校毕业生。同时,湖北省公务员招录计划增长20%,选聘生计划增加50%,事业单位招录计划增加3万人以上。

   高校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大学生不能只盯着以往父母眼里的‘优质工作’不放,要充分适应和融入市场化、多元化的就业环境,将多渠道就业和自主创业结合起来,多选择到基层一线、各类企业,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今年全国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三支一扶”计划中央财政补助名额为3.2万名,比去年增加18.5%;计划招聘特岗教师10.5万名,且不将教师资格作为限制性条件;研究生预计扩招18.9万人,普通专升本扩招32.2万人;进一步落实毕业生参军入伍优惠政策,扩大毕业生参军入伍规模。

   在鼓励大学生求职的同时,各地继续为有意创业的年轻学生提供便利,贷款支持、减免税费、免费提供场地,或者直接给予创业资金支持。比如,河北将毕业生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由15万元提高至20万元,合伙创业的贷款额度由90万元提高至130万元;将创办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度由200万元提高至300万元。西藏对创业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6万元、每户最高可达30万元的一次性启动资金支持。

   2疫情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策略

   2.1国家战略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就业市场造成了较大冲击,但新动能的开发和传统动能的升级,实际上蕴含着大量的就业机会。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工程和重要领域工作,在原有渠道中占一定比例。但是,我们觉得它还不够高。我们仍然希望在这方面继续加大努力。我们认为,疫情过后,国家战略需要高校毕业生。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有必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升级从大专到本科,提高基层医疗和社会服务岗位的招聘规模,并增加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吸收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指导用人单位推迟面试和入学时间,推迟毕业生离校报到和安置时间。对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2年户口登记和档案保管,并根据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办理就业手续。

   对于离校待业毕业生,应尽快与教育部门联系信息,开展实名制服务,重点关注贫困家庭和零就业家庭的毕业生,实施“一对一”救助措施,提供各种政策服务。与此同时,教育部将始终关注湖北高校毕业生和湖北民族,与有关方面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救助措施,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2.2扩大重点领域招聘

   鼓励各地加大中小学教师等重点领域的招聘力度,特别是对急需教师的高中、幼儿园加大招聘力度。高考改革后,高中教师出现结构性短缺,需要增设更多这样的职位。同时我们要落实今年公费师范生全部入职,今年我们要做重点督察。 2.3社区就业指导

   基层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大学校,也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阵地。教育部门将继续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配合有关部门继续组织实施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大学生基层就业计划。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招收大学生就业。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中小微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阵地。我看了前三年的情况,前三年大学生就业近六成流向了微型、中小企业。正如你刚才提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给予了很大的保护。这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实施这些政策,对今年大学生就业有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2.4鼓励入伍参军

   与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合作,通过优化指标配置、提前体检等措施,增加应届毕业生招聘数量。每年,全国一半以上的征兵是大学生。这方面今年继续增加。同时,它主要倾向于毕业生。在过去,所有的学生都能参军。今年,政府加大了鼓励毕业生参军的力度。毕业生的热情也很高。

   3结语

   高校毕业生是稳定就业的关键群体。20_届毕业生将在关键时刻迎来创纪录的求职人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军表示,要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试等相关工作,引导用人单位推迟面试、体检、签约、招生时间,帮助毕业生顺利毕业,早日就业。面对大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教育部下大力气,希望能帮助每一位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即将毕业的学生不要太着急。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调整心态,定位自己,抓住市场机遇,找准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黄素雅,龚倍杰.新冠疫情背景下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_,41(17):209-211.

   [2]复工进行时:施創新举措稳就业大局——推动复工复产的新举措、新亮点及促进稳就业的新建议[J].中国就业,20_(05):4-9+13.

   [3]蔡红建.当求职季遇上疫情期20_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怎么看怎么办[J].人民论坛,20_(Z2):124-127.

   [4]张锐.疫情时期的大学生就业全链加速策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_(09):34-37.

   [5]WilliamJ.Petak.HazardMitigation:EssentialforPublicworks[EB/OL].20_

   [6]PBS&J.LocalCapabilityAssessmentforHazardMitigation[EB/OL].20_.

第2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1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于形势与政策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师,要积极探索专题化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策略,将学生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满足当前学生的形势与政策学习需求,构建起科学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体系,实现专题教学的全面创新,适应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关键词】高校 形势与政策 专题教学 实效性

   在开展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专题教学策略,切实将学生核心素养摆在重要位置。作为教师要积极探索,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助力现代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发展。

   一、专题教学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课程中的价值

   (一)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

   从当前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发展整体情况来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推进和深化各学科教育改革,提高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整体质量,已经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在这样的教育发展趋势下,如果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势必会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整体发展,阻碍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进步。专题教学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开展,有利于教师正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这是符合新时代高校教育发展趋势的。

   (二)有利于构建现代教育体系

   能力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给予重点关注的话题。但是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就一直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专题教学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运用,是创新高校教育形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化形式。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专题教学的应用,抓住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规律,这对于构建完整的想高校形势与政策特色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缺乏形势与政策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形势与政策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获得学习动力的基础,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就会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为松散的状态,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也都是在教师的驱动之下,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学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如果此时所学知识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就会存在较多的阻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

   (二)专题教学的应用缺乏明确目标

   专题教学对于当前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从目前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专题教学的优势,因此在高校形勢与政策教育中运用的时候,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所以很多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就显得较为随意,教学方式的选择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多数情况下,专题教学的应用都是流于表面形式,没有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质量起到实质性作用,这对于专题教学的运用和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优化,都是非常不利的。

   三、提升形势与政策专题教学实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注重发挥专题教学的启发性

   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灌输式教学并不是一种有效方法。启发式教学是形势与政策教师应该始终坚持的教育方向,并且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学习动力,掌握学习的正确方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形势与政策教育实践中运用专题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重启发性原则。也就是说,通过专题教学的运用,引导和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内容,将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探索结合起来,在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中既体现出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作用,又不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帮助学生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引导学生思维,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专题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原则

   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应该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外,还应该对学生的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内容给予充分重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通过科学的专题教学设计,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让当前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体现出更强的时代性和前瞻性,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教师在形势与政策专题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发展性原则。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的思维情感,意志品质等内容,都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设计之中,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提升。

   (三)要注重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专题教学和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也应该有所转变,这样才符合形势与政策专题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应该主导学习过程,而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认知,建立基本的知识结构框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师应该打破传统观念之中的教师中心论,而将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和方式进行,深刻了解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立想法,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完善形势与政策教学流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

   参考文献:

   [1]高小升,胡钢.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式教学改革方向及路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_,(11):3-5.

   [2]王伟.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化教学改革的困境与路径[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_,(2):136-138.

   [3]陈雪,周汉杰.打造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化教学精品[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_,31(7):30-31.

   [4]黄胜海.论专题化教学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_,(14):7-8.

   [5]赵华安.专题讲座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提升[J].高教学刊,20_,(6):42-44.

第3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1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要】“振兴”发展的过程,是中国农业经济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深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符合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本文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乡村振兴发展之问题,提出发展之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问题 发展路径

   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创新性举措,也是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党中央关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号召,推动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统一安排部署,笔者通过对樟树市张家山街道徐家堎村和中洲乡西塘村两个行政村和20份个人调查问卷的调查,尝试浅析基层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基本情况

   徐家堎村委位于樟树市张家山街道,距离市区有13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户籍户数502户,常住户数485户,常住人口2295人,耕地面积2827亩,主要以种植水稻和蔬菜为主。由于地处市郊,当地的农户大都在家务农,闲暇之时去城里做零工,生活倒也安逸。最近几年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大有改进,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乡风民俗纯朴,尊师重教,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全村上下大力推行村民自主自治,发展村级经济,20_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_4元。近年来,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村脱贫成果显著:20_年底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75人,20_年年底只有1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人。

   西塘村委位于樟树市中洲乡,距离市区有55公里,下辖12个自然村,户籍户数478户,户籍人口20_人。全村耕地面积4420亩,山林地面积5800亩,20_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850元,是十三五规划的省级贫困村。经过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开展脱贫攻坚战,20_年实现了整村脱贫的可喜成绩。

   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收集了20份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提交的问卷。大家一致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感触最深的就是生活富裕了,交通便利了,村里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而且变宽了,医疗保障更全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攀比之风也渐长,特别是结婚彩礼这块。徐家堎村的彩礼已高达20多万,除了彩礼有的女方还要求男方在市里买房,有的还要买个10多万的车,结婚费用高达七八十万。再有一个请客送礼也是农户生活中较大的开支。大家普遍反映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有资金、人才和技术,希望能有机会参加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二、发现的问题

   首先,农村劳动力流失,空心化趋势严重。目前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形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极不合理分布。这种人口的单向不可逆流动,不仅使得一些生态条件脆弱、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乡村凋敝景况;更使得山区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缺少了必要劳动力的支撑。像中洲乡的西塘村,全村户籍人口478户20_人,其中整户外出1250人,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谋生,加之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工农业发展基础薄弱,使得人口流失无法逆转,造成该村目前劳动力严重匮乏,呈现严重的老龄化和空心化。

   其次,脆弱的生态条件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中洲西塘村由于山区村严酷的自然生态条件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剧了该村的人口流失,使得这里大片土地严重撂荒,土壤更加贫瘠,形成了恶性循环。

   最后,农民思想观念滞后、文化素质较低,乡村振兴的实施缺乏有效的人才支撑。客观讲,大部分农民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上,这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形式变化的需要,也制约了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部分农户甚至缺乏改善生活质量的内生动力,具有普遍“圖安稳”的思想观念。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发展,以“一村一品”带动乡村形成产业发展的循环系统。像徐家堎村距市区较近,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村民发展蔬菜种植和稻田养虾产业,现已建好1000亩蔬菜大棚基地和600亩的稻虾养殖基地。西塘村已建成130平米的平菇种植大棚12个,千亩枳壳基地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中。深入进行农产品开发,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将特色食品产业化,打造绿色农产品产业基地。

   二是实现乡村人的振兴。推动乡村人的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既要鼓励下乡发展、回乡创业,也要带动职业转换,大力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加强职业培训。要让青年在乡村找到实现人生出彩的机会和舞台,重点是实现乡村要素与城市要素的结合,将城市需求与乡村的供给、乡村的需求与城市的供给,通过青年人返乡创业、城市居民下乡创业、农村居民留乡创业结合起来,实现全要素综合配给。

   三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要在产业振兴与人的振兴带动下,赋予传统乡村文化新的内涵,发展新乡村文化;二开展农村度假休闲游,通过对环境、设施等的改善吸引游客,发展自然休闲娱乐、农家乐等;三要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保护乡土风情、传统村落等,让乡土文明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中绽放新的活力。

   四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既要实现乡村生活生态环境美,又要实现乡村居住生态环境净,如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

   参考文献:

   [1]庄龙玉,龚春明.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理念与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_(6).

   [2]张毅慧.新时代加强全民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N].吉林党校报,20_-04-01.

    

第4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1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要】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都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以期更好地适应市场形式变化,把握政策机遇等全面提升发展效能。本文围绕经济新常态探究了目前就业形势整体情况与问题,并围绕经济新常态下就业政策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就业形势 经济新常态 结构 政策选择 对策

   新時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改革的新阶段,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就业形势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优化就业政策,为广大就业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广泛的就业平台,成为目前相关部门探索的重点。加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与政策选择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不断进行转型发展,新时期我国在就业形势方面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或挑战,具体表现在:

   (1)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比较凸显。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力市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供需发生变化,那么产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就业结构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劳动力结构调整和产业机构变化之间未能协同的矛盾更加凸显。比如常见的大学生就业难、农民工招工难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投入,没有上升到依靠内涵式发展以及人力资本素质提升等发展道路上来,市场劳动力价格低,且没有竞争优势等,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依然比较粗放,从而导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供给侧结构改革带来转岗就业的现实问题。伴随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进程的深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工程有序推进,但是也要看到供给侧结构改革也会导致一些劳动力出现转岗等情况,进而导致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很多的职工需要转岗就业,面临新的就业压力。

   (3)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与就业难度大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随着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更加凸显,国家对科技方面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国家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也要看到科技进步一定程度上在短时间内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中技术性失业情形的出现,尤其是对于劳动人口素质相对较低的群体而言,他们对科技进步方面的认知度不够,甚至存在机器代替人工等作业情况,机器人等智能化工具的推广使用,将会导致很多的工作群体面临失业。

   此外随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劳动力用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工资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形势不断进行提高,加上国家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中国企业承担较重的社会保险费率,另外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导致劳动群体人数不断减少,进而出现人口红利逐渐衰减的局面,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市场形势的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的满足。另外还存在就业质量偏低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伴随国家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城乡差距依然比较大,劳动力就业质量明显不高的局面依然存在。

   二、经济新常态视域下我国就业政策的选择探究

   为了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多公平开放的就业环境,切实提升人力资源利用成效,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就业政策进行完善探索:

   (1)围绕稳增长与保就业两大基调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衔接机制。当前政府对民生问题越来越关注,一方面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推动经济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另一方面对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因此应当围绕稳增长和保就业两大基础从战略发展角度进行统筹规划,财政方面要进一步探索实施扩大就业的财政支持与保障机制,稳妥推进结构性减税政策等实施。同时在货币政策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扩大就业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引导更多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进一步扩大就业机会。此外还应当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优化市场环境,完善市场监督机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模式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主动投入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平台。

   (2)完善积极就业政策。政府要发挥有力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就业政策的完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以此为基础出台更加完善的多元化的就业政策。要充分结合创新创业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宣传,完善相关的信息发布管理机制,出台更多的创业优惠扶持政策等,从而进一步推动创业质量不断提升,创业规模不断扩大。

   (3)深化劳动力市场供给侧结构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就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保障力度。一方面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市场形势进一步围绕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力市场活力的释放以及就业保障政策的完善三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和政策机制完善,从而更好地为提升劳动者的就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要针对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实施多元化的竞争很难就业服务,加强贫困劳动力职业培训,强化对女性群体的劳动技能培养,针对女性创业者等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针对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等,从而更好地让越来越多的群体通过就业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大的贡献。

   另外还应当全面加强劳动者就业质量的提升。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法制机制,强化市场监管;引导企业加强规范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社会舆论宣传,更多的对优秀劳动者事迹等进行传播等,从而更好地引导劳动就业群体努力作为,转变观念,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总之,目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只有不断完善相关的就业政策,才能切实为劳动群体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昌平,汪连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就业形势的新变化与政策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_(09).

   [2]李长安.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就业形势与政策选择[J],中国培训,20_(10).

   [3]彭帮银.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政策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_(08).

   [4]李长安.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就业形势与政策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_(12).

第5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1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我们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浅谈我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关键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引言

  大学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常识,也就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而远大的理想。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的塑造。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自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和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我们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我们现在经济还不发达,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现状。要把握好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社会大理想做贡献,用个人理想来促进社会大理想。同时,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带动周围的同学朋友一起坚定这一伟大的理想。

  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文明、和谐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是要知道如何去爱国,爱国不是要我们在发生中日矛盾时举着旗帜到处游行,到处砸人家的丰田汽车;爱国也不是一大帮大学生在新浪网上叫嚣着要爱国,却发现自己的英语四级还没有过;爱国更不是学校早上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操场上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来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周恩来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表达我们的爱我之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这些时代的接班人来发扬光大。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总结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了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第6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1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文关键词:乡村关系;国家建构;内在紧张

  论文摘要:本文立足现代国家建构理论,对村民自治实践中的“乡村关系”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乡村关系”问题的实质是行政权与自治权的对立与冲突,其深层根源在于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紧张。

  20余年来,在村民自治实践稳步推进的同时,有关村民自治的争论也一直相伴始终。由于缺乏必要的学理背景和基础,研究者对村民自治的争论往往就事论事“各自言说”,没有多少知识增量。在异常热闹的村民自治研究领域,尽管不乏“标新立异”的观点,但鲜见经得起推敲的学问,整个研究呈现低水平重复的现状。近年来,为打破这种研究局面,建构起学理性讨论的平台,有学者将“现代国家建构”范式引入到这一论域,促进了村民自治研究的深化。循着这一路径,本文将立足于现代国家建构理论,尝试求解村民自治实践中“乡村关系”问题的深层根源。

  一、国家整合:“控制”与“放权”的悖论

  依“冲击-回应”现代化理论范式来看,中国的现代化缘起于对西方现代化挑战的回应。相对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而言,中国乃是世界现代化浪潮的后来者。后发现代化的中国,自19世纪中后期起,就“一直面临两大政治任务的挑战:一是‘国家建构’,一是‘民主建构’”,亦即现代国家建构的双重任务。中国的现代化,最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就是实现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完成现代国家的建构任务。

  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是一个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进程,包含民族-国家建构和民主-国家的双重任务。对于中国这类后发国家而言,现代国家建构呈现非均衡性的特性,往往是先实现国家的一体化、完成民族-国家的建构,然后再逐步推进民主-国家的建构、实现国家的民主化。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首要任务是获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实现国家的一体化;只有在实现国家一体化后,才为国家的民主化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首先要完成的是民族-国家建构任务。从中国近现代史来看,中国的民族-国家建构包含两个方面,亦即对外争取国家主权、赢得民族独立,对内完成国家整合、实现一体化。

  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首先进行的是从“传统国家”向“民族-国家”过渡的国家转型。这个历史进程,始自清朝末年,展开于民国时期,及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自19世纪中叶始,面对西方列强的蚕食鲸吞,中国的国家主权逐步沦丧,成为了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风雨飘摇的大好河山,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争,在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我们最终赢得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建立起独立自主的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完成了民族-国家建构的第一个方面的任务,即“对外争取国家主权、赢得民族独立”的任务。

  民族-国家建构的第二方面的任务,是对内完成国家整合、实现一体化。“所谓国家整合,又称国家的一体化,即通过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力量将国家内部的各个部分和要素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国的国家整合面对的是一个松散的农民国家,其重要内容就是要实现对乡村社会的一体化整合,通过国家权力的向下渗透,将农民和乡村社会组织到国家体系中,从纵向上建立起农民与国家沟通的治理体制。自清末“新政”始,国家通过“政权下乡”、“政党下乡”等途径,逐步实现了国家政权向乡村社会的渗透,完成了国家对内的一体化整合。

  在对外争得国家主权、赢得民族独立,对内完成国家整合、实现一体化后,中国也就实现了从“传统国家”向“民族-国家”过渡的国家转型。这个转型的完成,标志着我们实现了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但还不是终极目标。我们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是希望通过它来主导和推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应该说,现代国家的建立为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创造了基础条件。新中国建立后,有着强烈振兴中华使命感的共和国领袖们,迅速启动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为加速推进工业化,国家实行了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战略。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基础条件,为了推动以赶超欧美先进国家为目标的工业化,国家只能做出以牺牲农村和农民利益来换取城市工业化的政策选择。为推动这种建立在“向内积累”基础上的工业化,国家需要从农村汲取资源。而要做到这一点,国家需要加强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以增强对乡村社会的资源提取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由于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强化了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也强化了国家的一体化。

  由此可见,无论是实现一体化,还是推进工业化,都需要国家强化对乡村社会的控制。根源于此,建国后,国家政权也似乎一直在努力维持并强化着自己对乡村社会的超强控制。建国后,通过“政权下乡”和“政党下乡”等途径,国家逐步实现了对乡村社会强制性行政整合。直至“政社合一”的体制确立后,国家对乡村社会的一体化整合达到了极致。

  体制因其存在着制窒息乡村社会生机、抑制生产力发展的弊端,最终难逃被抛弃的历史宿命。1970年代末期,体制开始逐渐走向衰落,至1980年代初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为填补体制解体后乡村社会出现的组织“真空”、化解乡村社会治理危机,村民自治制度应运而生。发端于“草根”的村民自治,在国家的行政推动下,逐渐上升为国家制度并在全国普遍推行开来。那么,在后时期国家为何要实行村民自治这一替代性制度呢?笔者以为,村民自治之所以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得以在国家的主导下强力推行,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来自于乡村社会内部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国家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重建乡村秩序、重构乡村治理机制的现实考量。

  农村改革后,国家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重新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性空间,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力较大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发展。改革后的乡村社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摧毁了时期统一有序的农村政治经济关系,使得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一阶段,农村正式组织在日益分化的社会结构里逐渐衰落,致使乡村社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序”与“混乱”的局面,最明显地表现是公共设施被分割,公众事宜无人关心,社会治安恶化,人们的道德水平与合作精神降低等。这种局面,不仅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也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此时的乡村社会孕育着一股强烈的变革这种混乱局面的内在冲动。村民委员会在广西合寨村的“横空出世”就印证了这一点。

  改革后的乡村社会,已不再是时期的“铁板一块”、高度同质化了,而是处于日益趋于分化和异质化的态势。体制解体后,国家对乡村社会的强力控制也渐趋松弛。伴随着“放权式”改革的推进,国家对乡村的控制力呈日益减弱之势。与此同时,国家在推动农村改革后不仅,又启动了城市的改革。在缺乏积累和外部资源的形势下,城市改革的推动仍然离不开来自农村和农业的支持。这就需要国家一方面能够维持农村社会的稳定以为城市改革创造安定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能够保持对农村社会的控制力以便于从农村汲取资源,支持城市改革。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国家只能是选择再次强化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但要强化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必需建立在一定的治理体制之上。选择什么样的治理机制,成为摆在国家面前的一道难题。能否重拾“体制”,走回过去的老路上呢?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覆水难收”啊。而且,由于农村改革的推行以及国家意识形态的转换,体制已经丧失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制度基础和合法性依据。能否将国家政权下层到村这一级呢?但如此一来,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就会增加国家的治理成本。那么,究竟该如何既减少治理成本又能重新组织分散化的农民,重建乡村秩序,重构乡村治理机制呢?“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村民委员会,无疑为国家破解难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盖缘于此,萌生于广西山村的村民自治,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最终成为了一项国家制度。

  在这里似乎存在着逻辑悖论:国家为实现“控制”乡村社会的目标,却采取了“放权”于乡村社会的途径,建立了具有社会民主色彩的乡村治理机制。其实,如果我们运用国家建构的分析范式,是可以解释这一悖论的。

  在中国视阈下,现代国家具有双重特性,即包含着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两重含义。相应地,现代国家的建构也是一个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双重建构的过程。在欧美国家,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的建构是同步的;而在中国这类后发国家,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民主-国家的建构具有非均衡性和非协同性的特点。这种非均衡性和非协同性,决定了在着重于国家的一体化时,要强调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而在侧重于国家的民主化时,又要强调国家给予社会一定的“自主性”。如果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国家就会摇摆于对“社会”的“控制”与“放权”之间,形成内在的紧张关系。这种内在紧张关系的缓解,有赖于民主-国家建构任务完成后,确立起国家一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当下民主-国家建构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形下,摇摆于“控制”与“放权”之间的两难境地,是国家尚难从根本上摆脱的。

  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紧张关系,是当前村民自治面临“成长烦恼”的重要根源之一。村民自治实践中,由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而引发的村民自治“行政化”的问题、由行政权与自治权冲突引发的“乡村关系”冲突问题、由领导权与自治权冲突引发的“两委关系”对立问题,其深层次根源即在于此。

  二、乡村博弈:行政权与自治权的冲突

  农村改革后,中国农村基层的治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政社合一”的体制转变为政经分开的“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在“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下,国家行政权上收至乡镇,乡镇政府成为基层政权组织,对本辖区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但不直接具体管理农村基层社会事务;在乡镇政府以下建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对村域范围内的事务行使自治权。这样,在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中,就形成了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二元格局,存在着两种相对独立的权力:一是自上而下的国家权力,具体表现为在党的政治领导下的乡政府行政管理权,其功能是将国家行政管理传递到农村社会;二是蕴含于农村社会中的村民自治权,其功能是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范围内,对社区进行自我管理。

  乡镇政权是国家为治理农村社会而设立的直接面对民众的政权组织,是乡政权、民族乡政权、镇政权的统称,“主要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乡、镇人民政府两大部分组成。”乡镇政权处于国家政权序列的最底层,是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的支点,也是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的输出终端。作为国家权力在农村的基础和末梢,乡镇政权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管理农村基层社会,行使行政权。行政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国家行政权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换言之是国家政府机构;国家行政权的内容,是组织和管理国家事务的资格和能力,包括行政立法权;强制执行权;说服、教育、协调、指挥、命令等权力。国家行政权的基本特征:一是这种权力行使的主体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国家行政机关或它委托、派出的机关;二是这种权力的行使具有强制性的特征;三是这种权力行使的范围,是国家的公共事务。

  村民委员会是乡村社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乡村社会组织和权力的代表。作为乡村社会的自组织,村民委员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自我管理村庄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等,行使自治权。与国家行政权不同,村民自治权是一种社会性公共权力。它是通过一定形式组织起来的区域性群众自治组织依据国家立法对一定范围内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这种权力来源于国家的授予,是国家通过立法,将一些可以由群众办好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去办理,这些事务不需要国家强制力介入,它可以通过群众性的公共契约解决。村民自治权的特征是:第一,村民自治权的主体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村民。第二,村民自治权的行使依靠的是群众的自觉性、公众的舆论,其权力行使的手段主要是说服教育,缺乏强制性手段。第三,村民自治权的行使范围,是一定区域范围的公共事务。从法理层面讲,村民自治权是特定区域内的居民享有的社会自治权,在实际的运作中通常是通过村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来行使的。在“乡政村治”体制下,在乡村社会管理中,事实上存在着由乡镇政权行使的行政权和由村民自治组织行使的自治权的二元权力格局。这两种权力作用于乡村社会时,由于诸多原因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矛盾甚至冲突,由此而形成了村民自治实践中的一个突出难题——“乡村关系”问题。所谓“乡村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乡镇政权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乡村关系”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实质上是国家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的关系。“乡村关系”问题,是转型时期中国国家与社会矛盾的表现,是国家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在乡村“场域”紧张关系的反映。

  实行村民自治后,包括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内的一系列成文法律法规都已确认了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性质,并规定了乡镇政权与村民委员会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如1982年《宪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具有政权组织的属性,不是乡镇政权的“下级”组织。198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第三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1998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则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从这些法律条文来看,乡村之间的规范关系,被界定为“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即村民委员会作为自治组织,并不隶属于乡镇政府,对乡镇政府只负有协助的义务而不是下级对上级的服从义务。这种关系的规定和维持,无疑是村民自治能够正常、规范运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

  然而,在实际的运作中,乡镇政权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规范、不协调甚至冲突的一面。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乡村关系”的现实状况,离法律法规的“文本规范”还有一定的偏差,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和矛盾。“乡村关系”的失范,制约了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和乡镇职能的正常履行。具体表现为:

  第一,村民委员会的“行政化”。“乡村关系”失范的突出表现是,在乡镇政权的行政权与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权博弈的过程中,强势的行政权往往占据支配地位,致使村民委员会“行政化”。具体来讲,村民委员会的“行政化”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被动行政化”,就是村民委员会迫于来自于乡镇政权的行政权强势压力,而被动地被“行政化”。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由于受时期治理模式的影响,乡镇政权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命令指挥式管理方式,将村民委员会视为自己的行政下级或派出机构,对村民委员会的自治事务进行行政干预。在处理“乡村关系”上,乡镇政权以“领导”代替“指导”,或在“指导”的名义下“领导”、“替代”、“包办”甚至干预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致使村民委员会丧失对村务的自主管理权,沦为事实上的乡镇政权的下级机构。第二种类型是“主动行政化”,是指在资源不对称的格局下,处于弱势地位的村民委员会主动屈从于乡镇政权的行政主控。相较于村民委员会,作为国家政权组织的乡镇政权拥有更多的治理资源,在与村民委员会的博弈过程中,往往会处于优势地位。作为势弱的一方,村民委员会只能做出服从甚至迎合乡镇政权的“理性选择”。“主动行政化”的后果,是作为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丧失“自主性”,难以有效履行自治功能。“行政化”的村民委员会,是有悖于其“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本质属性,也背离了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第二,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化”。“乡村关系”失范还表现在村民委员脱离乡镇政权的约束,呈现过度“自治化”倾向。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化”也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便于分析,我们不妨将之称为“松散型自治化”。在这种类型中,由于乡镇政权忽视对村民委员会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两者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致使村民委员会高度“自治化”。从理论上讲,可能存在着这种类型的“乡村关系”,但似乎鲜见于现实生活中。第二种类型,我们将之称为“无政府主义的自治化”。在这种类型中,村民委员会假“自治”之名,拒绝来自于乡镇政权的“合法”指导,将村庄社区变为不受基层政权约束的“土围子”和“独立王国”。“无政府主义的自治化”,不仅阻碍了乡镇政权职能的正常履行,而且是一种违法行为,严重背离了村民自治的原则精神。这种类型的“乡村关系”尽管不多见,但也存在着少数极端的个案。

  在当前的村民自治实践中,尽管不乏“乡村关系”规范运作的典型案例,但总的来看,“乡村关系”的现状离“文本规范”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乡村关系”问题被视为村民自治实践中的一大难题,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重要原因。当然,“乡村关系”问题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学界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不少观点颇有洞见。在此,我们想换一种视角,尝试将“乡村关系”置于“国家-社会”的分析范式下,运用国家建构理论来重新阐释这一问题。

  从根本上讲,“乡村关系”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实质上是国家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的关系。“乡村关系”问题,是转型时期中国国家与社会矛盾的表现,是国家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在乡村“场域”紧张关系的反映。从问题的表象来看,“乡村关系”问题缘于国家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两种不同属性的公共权力在乡村“场域”的冲突与博弈;但是,如果我们深入问题的实质,就会发现“乡村关系”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张力。

  如前文所述,现代国家建构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重大任务,直至当下,这一任务仍然尚未完成。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具有双重性,是一个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双重建构的过程。而且,中国的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民主-国家的建构具有非均衡性和非协同性的特点。这种非均衡性和非协同性,决定了在着重于国家的一体化时,要强调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而在侧重于国家的民主化时,又要强调国家给予社会一定的“自主性”。如果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国家就会摇摆于对“社会”的“控制”与“放权”之间,形成内在的紧张关系。在当下民主-国家建构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形下,摇摆于“控制”与“放权”之间的两难境地,是国家尚难从根本上摆脱的。

  一方面,为推进现代化,国家需要进行一体化整合,强化对社会的“控制”,以此获得和维持有利于国家现代化的社会秩序和资源汲取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必须依赖于国家行政权的作用,通过行政权向社会的渗透来实现对社会的“控制”。“这是国家发展的客观规律,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乎都盛行过地方自治的理论,但这些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无一例外地并没有削弱国家政权在地方的作用,相反,国家政权不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国家的统一立法,加强国家经济发展大环境建设的统一。”另一方面,从“全能主义”的体制窒息社会活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教训来看,推进现代化尤其是工业化需要国家给予社会“自主性”,以此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辉煌成就,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且,现代化不仅仅片面地是指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还应包含着民主化的内容,亦即要实现民主-国家的建构任务。在民主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主要标准的当今世界,推进民主化自然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而要实现民主化,也需要国家向社会“放权”,给予社会更多的自主性空间。

  正是由于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紧张关系,造成了乡村社会“场域”的国家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的冲突和博弈。“乡村关系”问题的深层根源,正是缘于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紧张。

第7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1形势与政策论文

100年沧桑巨变,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东方奇迹,100年翻天覆地,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唱响最嘹亮的中国梦之歌。作为一名党员,我为100载党的辉煌历程自豪,我为100载党的丰功伟绩骄傲!

1921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如磐、长夜难眠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中国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成立的。犹如春雷一般,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中国共产党。犹如悠悠长夜下灿烂的灯塔,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前进的方向。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光明和希望。

100年来,中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从建党之初的五十几名党员,逐步发展成为在全国执政六十多年,拥有七千八百余万党员的大党。这九十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这10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领导我们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这100年,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这100,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断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95年,是为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不断经受考验、发展壮大的100年。

追溯党10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要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积极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执行党的__大和__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胸怀祖国,扎实工作,与时俱进,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服务群众,为实现我们的伟大的中国梦凝聚一份力量!

第8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1形势与政策论文

  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作为多元文明碰撞与交流的遗产,丝路精神并非中国独享,它一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一带一路”构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首先,它体现了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丝绸之路精神,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更需要将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在文明交流史上续写灿烂篇章。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

  倡议,充分体现了互信和互利的精神。“一带一路”建设将贯穿“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以经济和人文合作为主线,不搞封闭性的集团,不妨碍既有的多边机制。

  其次,与以往西方地缘政治学者所认为的包括中亚在内的欧亚大陆腹地是全球战略竞争中心不同,“一带一路”构想旨在使中国发展引擎所驱动的地缘经济潜力,形成巨大的正外部性,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所共享。它展示出中国将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愿景相结合,将“中国梦”和“亚洲梦”、“欧洲梦”相连接,支持有关国家改善民生、增加就业和工业化的努力,积极为沿线地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让有关国家安心、舒心、开心。为了消除一些国家的疑虑,中国庄严宣布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而是要相互坚定支持,做真诚互信的好朋友;要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 三

  对于中国而言,“一带一路”构想寄托着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愿景,对于丝绸之路中国国内段和国际段都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

  其一,从国内段而言,这是一个引领未来中国西部大开发、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升级版。西部地区拥有中国72%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与13个国家接壤,陆路边境线长达1.85万公里,但对外贸易的总量只占中国的6%,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不足10%。因此,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最大的潜力在西部,拓展开放型经济广度和深度的主攻方向也在西部。西部大开发已实行了15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未来的西部大开发,需要建立在对内对外开放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向西开放,使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南亚、西亚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得以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

  其二,从国际段的中国紧邻区域而言,这一构想符合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方向。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内正式成员的中亚国家、俄罗斯等都面临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安全与合作是推动组织发展的两个“轮子”,而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该组织元首峰会和总理会议的重要议题。此外,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特别是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地跨欧亚、南亚、西亚,有一定重合,大都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之间,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合作,有关国家都可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其三,从整个国际段而言,这一构想展现了中国发展区域共赢合作的新理念、新蓝图、新途径和新模式。构想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描绘出一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经济大走廊,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构想通过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新途径,以战略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和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与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上合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东盟、海合组织和欧盟等合作协调发展,可谓讲求实际、高度灵活、富有弹性。中国将以带状经济、走廊经济、贸易便利化、技术援助、经济援助、经济一体化等各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欧亚区域经贸发展,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可以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总之,中国政府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自身发展,而且惠及亚洲、欧洲、非洲乃至世界,对提升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与和平进步具有深远意义。可以预见,这一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宏伟蓝图必将在各国互信合作中得以实现。

第9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1形势与政策论文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第10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1形势与政策论文

  《台湾问题及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研究》

  摘要: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华民族的问题,是中国人的民族责任和义务,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从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些突破。从“炮击金门”到“一国两制”再到“经贸互通”“政治互信”“外交斗争”,中国共产党的爱国统一战线,从内政和外交两方面入手推进台海关系的进一步缓解,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加强与台湾地区的经济交往,并审时度势深化政治互信,文化互通,加强两岸政治互动和交往奠定了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两岸最终实现统一是历史潮流更是民心所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大陆地区人民的愿望,更是台湾地区人民实现和平统一绝不改变的方针。

  关键词:台湾问题;政治互信;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个中国原则

  台湾问题是内战时期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民族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为推进祖国统一,历代领导集体用不同的方式践行“一个中国”的原则,从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其中心都是以实现“一个中国”原则为出发点。促进并推动台湾问题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断前进的动力,更是推动政治互信的基础。发展两岸关系,完成统一构想,由浅入深逐步从台湾历史、现行政策、两岸关系构建方面入手逐步了解历史、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统一的历史进程,进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一、台湾问题的形成

  台湾问题的演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台湾问题本身,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是大国间相互抗衡的一枚棋子,其牵扯到多方利益集团的政治、经济利益。台湾问题的形成主要是内战结束蒋介石集团退守台湾,在解决台湾问题中又遇到朝鲜战争和美国干预解放台湾而遗留下来的“政治问题”。

  1.台湾问题的历史沿革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在甲午海战中退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及其所属的澎湖列岛归日本所有,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包括日本在内的法西斯国家无条件投降,在签署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后,于同年10月25日被奴役了50年之久的台湾最终回到祖国怀抱。蒋介石集团在内战中退守台湾,为了最终实现统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做了大量的战略储备,准备攻打台湾。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延迟了大陆攻打台湾的计划,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重心由东南战场迅速转移到东北战场,这一战略重心的转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暂时放弃解放台湾的主张。

  2.影响台湾问题的新因素

  影响台湾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外国势力的干预等等。台湾问题原本是中国内政问题,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其实质是阻止中国拓展利益维护其自身的大国利益。在意识形态上美国和中国的政体不同,美国奉行资本主义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两个意识形态之间本身是对立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导致两个意识形态层面的自身的激战。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利益拓展点在沿海地区,冲出第一岛链是中国的现实目标,美国想要阻止中国在太平洋上获得利益,就必须紧紧抓住台湾问题,使中国利益无法拓宽和延伸,也为自己在太平洋上谋取经济利益做打算。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直接严重的干预中国内政,抑制中国的发展阻碍中国崛起,其真实意图是控制亚太地区防线的需要。

  影响台湾问题的解决不仅有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还有日本对台湾问题的干预。虽然二战日本战败,将台湾归还中国,但仍然有一些人勾结“台独势力”企图分裂中国。至此,日本的干预也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面临的症结所在。从地缘政治上来说,日本是岛国其想要向亚洲大陆地区延伸,就必须依靠台湾。日本的对外依赖性很强,台湾作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其战略意义是可想而知的。日本企图干涉台湾问题,是为日本经济的安全考虑,如果台湾回归中国,中国对日本的制约力必然会加大,这就会造成日本被动的接受中国给日本施加的压力,呈现出国际外交的紧张局势。

  台湾问题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国内各种势力以其自身利益为由干涉台湾回归祖国,我们不允许“台独”势力的存在,也不允许任何国家和个人企图分裂中国。

  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六十多年一直未得到解决,在这六十多年中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一直致力于解决台湾,在不同历史阶段,采用了不同的战略解决台湾问题。

  毛泽东时期,主要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为主,提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做出攻打金门的战略决策,最终攻打金门失利,其事实证明只靠单一陆军作战而无海军、空军的配合无法与美国支持下的台湾抗衡。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在没有建立好足够完整的军队配备下是不可行的。1949年―1955年国内经济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内陆地区需要和平安定的内部环境发展经济,为了能够尽快解决台湾问题进一步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1955年5月17日的《人民日报》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以一个中国为核心的“一目四纲”的对台政策,最终成为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思想渊源。

  邓小平时期,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并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邓小平以实际为原则,以新的语言、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新的境界为导向,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一个最佳政策选择,为中国的和平统一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现实路径,在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上找到了新的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政策的重大发展。

  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奉行“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八项主张”“四点意见”“四不”原则,一脉相承的继承并发扬了“一个中国”的主张,促进两岸和谈,共谋两岸人民福祉,加强两岸经贸往来,体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一贯性和坚定性。刚柔并进地应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打击企图分裂中国的“台独”势力的坚决性和彻底性。为中国共产党在主张和平,加强中美合作,稳定台海局势,维持亚洲乃至世界和平做出重要贡献。

  台湾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进一步解决,在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向更高领域迈进,中国共产党人要在解决台湾问题上高瞻远瞩,谋求中国和台湾地区未来的良好发展。

  三、解决台湾问题大陆政策的新特点

  大陆与台湾地区关系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考验,以和平发展的态势面临更多的阻碍,但这种阻碍历史证实,已不会太久,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宋楚瑜一行时指出“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我们真诚希望台湾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台湾同胞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首先,缩短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表。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将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表划定在2030―2035年之间,这一时间的确定,是大陆政治经济稳定时期,也是收复台湾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确定表明不再继续容忍“台独”势力玩阴谋,也表明在解决台湾问题中不反对以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在对台湾的一次讲话中,充分突出了时间概念,也在讲话中等同于设定了路线图――突破搁置争议、先经济后政治的思维模式,将解决台湾问题放在一切问题的首位。

  其次,充分考虑基层民众的现实需求。曾经在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上层的政治需求和利益往来占有很大的优势。那么此次,将台湾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的现实需求作为关注点,照顾弱势群体,关注台湾民众的现实需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使更多台湾民众在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中受益作为最终目的,充分扩大了两岸社会各界各阶层民众的接触面,也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争取了民众支持。

  最后,向台湾人民表达心声,切入民族情感,促进多交流,多来往。从民族情怀谈起,在理解台湾历史过程中发展两岸关系,增进台、中友好交流,将民族情感融入台湾历史之中,充分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将民族情感作为纽带化解台湾人民同大陆之间的矛盾,鼓励青少年多来往、多交流,使其感悟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感悟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趋势,以促进两岸互信,增强凝聚力。

  四、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建议

  过去的六十多年两岸关系经历了不少波折,但总体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当前,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坚持“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前提,也是维持两岸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可靠保证。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建议主要从民族情感、共同打击外部势力,以及将大陆政策惠及台湾民众等措施来真诚交流,促进两岸交流互通更顺畅。

  1.促进文化互通,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情感推力

  要解决台湾问题,首先从民众的情感归宿入手,只有台湾民众的认可,血脉贯通,祖国统一才有希望。增强民族的、和谐的、大众的情感纽带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有效途径。

  2.共同打击外部势力,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

  打击外部势力的分裂活动,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责任。我们不允许任何分裂、敌对势力干涉中国内政,不允许危及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和关系两岸民众切身利益的行为来干扰中国民族大业的发展,实现两岸人民的双赢。

  3.将大陆政策惠及台湾民众,了解台湾民众的现实需求

  大陆对台的惠民政策,能够给两岸的发展增添动力,为两岸发展增温,继而争取台湾大多数民意的支持。为争取更多民意支持,祖国能够尽快统一,大陆和台湾签署了有关两岸经济、民生、社会等十二项协议,实现了两岸民生方面的直接对接,使两岸迈入了和平发展的新时期。

  五、结语

  随着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深水区,两岸关系的维系将会进入新的领域,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或者是其他领域,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大陆也应尽快完善时间表,落实现有工作,促进交流、沟通和政策的制定,将政策惠及民生等到更多民众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黄丽芬.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_.

  [2]齐向东.“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D].济南:山东大学,20_.

  [3]李刚.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变化[D].苏州:苏州大学,20_.

  [4]朱芳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演进的历史追述与启示[D].武汉: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_.

  [5]薛立波.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新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科技大学,20_.

  [6]任惠兰.试论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演变[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_.

  [7]王在希.论台湾问题与中华复兴[M].北京:九州出版社,20_.

  [8]韩春霞.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_.

第11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1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要:当前,我区人口低速增长、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比例下降、知识技能型年轻人口流出较多等问题凸显,同时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问题叠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为避免类东北现象产生,我区要进行更深刻、更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对人才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加快培养和引进人才,为自治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镇化人口区域布局

   一、近年来我区人口变化基本情况

   (一)人口持续增长,二孩政策效应显现

   截至20_年底,我区常住人口2528.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2%,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第23位;比20_年增加56.4万人,年均增加8.06万人,年均增长3.2‰,低于全国年均增长5.2‰的水平。一是盟市人口增减各不相同。20_—20_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等7个盟市人口增加,分别增加24.1万、22.16万、11.92万、3.11万、2.36万、1.61万和1.49万人。呼包鄂城市群人口增幅均低于20_—20_年期间,特别是鄂尔多斯市,10年间常住人口年均增加5.45万人,近7年来年均仅增加1.7万人。赤峰市、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通辽市、兴安盟等5盟市常住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通辽市常住人口由10年间增加5.57万人,转变为近7年减少5.57万人。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和赤峰市人口减幅比2000—20_年大幅度降低。东部五盟市人口占比继续下降,20_年49.47%,比20_年下降了1.82个百分点。二是二孩政策效应显现。20_年以来,全区年均出生人口22.6万人,年均出生率约9.1‰,比全国平均低3.1‰;死亡人口13.8万人,年均死亡率约5.5‰,比全国低1.6‰以上;自然增长率年均3.5‰,比全国低1.7‰左右。20_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单独两孩政策,20_年我区出生人口有所增加,出生人口23.3万人,人口出生率9.3‰,比上年提高0.3个千分点。20_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我区出生人口明显增加。20_年、20_年出生人口分别为22.72万人和23.9万人,出生率达到9‰和9.47‰,二孩率为40.9%和47.76%,比全国分别高0.7个百分点和低3.44个百分点,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人数多0.75万人和1.93万人。

   (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劳动人口总量保持稳定

   65岁以上老年人口由20_年的187万人增加到20_年的251.

推荐阅读:

  顺手的一件小事议论文三篇

  保安管理论文(通用5篇)

  以史为鉴的议论文素材范文(通用3篇)

  2021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精选6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通用9篇)

  学党史固初心铸师魂论文三篇

AD位1

相关推荐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六篇】

综合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4000字集合3篇

综合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论文3篇

综合论文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论文三篇

综合论文

顺手的一件小事议论文三篇

综合论文

保安管理论文(通用5篇)

综合论文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