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综合论文

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优劣势分析及其途径选择(1)论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3-03-11 18:06:0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论文摘要】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地区经济一体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区等区域合作组织迅速发展,而东亚的地区经济合作却相对之后,本文认为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正在向自由贸易区的方向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其优势基础和障碍,并指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途径选择。 【论文关键词】 东亚 自由贸易区 优劣势 途径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在世界经济三大板块西欧、北美、和东亚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成立,而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比较松散,作为实际经济三大重心的东亚地区其经济合作发展趋势如何?有哪些优势基础的障碍?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途径?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是建立自由贸易区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西欧、北美建立了自己的区域经济集团,拉美地区也在大搞自由贸易区,而东亚的发展却相对缓慢,根据当今国际经济合作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可知,建立区域性的经济合作一般要步骤是: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全面的经济与政治同盟。按照东亚当前的经济状况应该是建立自由贸易区,这是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二、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分析 1.东亚各国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产业之间有极强的互补性。中国、东盟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农业、矿产资源相对丰富;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而日本、韩国、东盟的劳动力相对不足,成本较高;在产业结构上存在明显阶梯性产业转移,根据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作为东亚地区经济最发达的日本,拥有大量的盈余资金和研发高新技术的能力,在机械电子和钢铁业有很强的优势,但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劣势较大;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特区拥有大量的中间技术,在机械电子、钢铁和纺织业也有比较优势;中国、印尼等国在制造业具有优势,但在机械电子等行业竞争力较弱。

这表明东亚国家经济的合作互补性明显,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打下了客观经济基础。 2.东亚各国之间贸易依存度很高,这是建立区域性贸易集团的关键。

目前,日本、韩国、东盟是中国第

一、

四、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日本、韩国、东盟也彼此是主要的贸易国。东亚国家密不可分的经济和贸易联系有利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3.东亚各国经济合作领域不断增强,东盟、“10+1”、“10+3”合作机制有很大发展,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三、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障碍分析 1.东亚各国相互不信任和争夺经济合作领导权是自由贸易区建立的一大障碍。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实践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面临这一个主导权问题,即以谁为核心来组建。

东亚各国组建自由贸易区的战略目标不尽相同,中国希望借助东盟来提高与美国抗衡的能力;日本则希望确立自身在东亚的霸权地位;东盟希望借助中日韩三国提高与美国交往。正因为这样,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尽力必然会出现主导权问题,所以阻碍了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程。

2.东亚地区整体经济实力不高,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依赖程度较高,阻碍了东亚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合作。 3.东亚国家在经历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虽有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东亚银行业不良债权仍未彻底清理,呆坏账数额惊人;金融改革步伐缓慢;同时美国经济放缓;东亚各国的经济实力大打折扣,投资与贸易自由化程度不进反退等。总之,从经济恢复的角度考虑,建立自由贸易区仍要有一段曲折之路。

4.东亚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东亚国家中,既包括日本这样的人均GDP已经在33000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也包括越南这样的人均GDP在350美元的国家;既包括初步实现现代化的“四小龙”,也包括正在处于起飞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还包括现代化进程未启动的国家。

因为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对市场开放的承受能力不同,在关税和产业保护等方面的政策也不同,所以,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对东亚经济的进一步合作而言是一种现实的障碍。 5.东亚仍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民族、宗教、文化上的差距妨碍了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四、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途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在整个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难度很大,许多学者也提出了不同途径,我们认为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有两个途径: 一是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三个自由贸易区整合再建立整个东亚自由贸易区,即三个“10+1”模式,形成以东盟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 日本受中国影响,积极谋求在中国前面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与东盟在2002年11月签署了《日本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03年10月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同时韩国与东盟也于2005年12月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框架协议。

二是“10+3机制”,即东北亚国家在三个“10+1”的基础上再实现东北亚的自由贸易区。从东亚各国经济互补性来看,中国和东盟大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其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而日本和韩国属于发达国家,其比较优势在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如果在东亚地区实现贸易自由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中日韩和东盟国家的优势互补,利用日、韩两国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中国可以更好地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日本、韩国也在“10+3”自由贸易区中获益,而且获益程度远远超过三个“10+1”自由贸易区的情况。“10+3”自由贸易区会使得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进入自由贸易区的实质性合作,从而使日韩两国获得比三个“10+1”更多的好处。

从东盟国家来看,“10+3”也会使得所有东盟国家的福利水平高于最惠国条件。然而,与东盟充当东亚区域贸易合作领导轴心的三个“10+1”相比,“10+3”条件下中日韩三国的合作会削弱东盟作为轴心所获得的一些好处。

参考文献: 凌江怀董春柳: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动因、可行性及模式分析,《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2) 安雪梅阙哲云:东亚新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与模式,《经济论坛》,2004

(5) 范爱军于峰: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影响因素及其途径选择,《理论学刊》,2006

(1) 郑昭阳孟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路径选择及经济影响分析,《经济纵横》

推荐阅读:

  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防范

  浅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信用证在出口贸易中的风险与防范(1)论文

  商业地产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力研究

  基于精益思想的房地产营销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AD位1

相关推荐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解读

综合论文

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途径探索

综合论文

服务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跨越途径

综合论文

gts r 北京建设低碳城市\实现低碳转型的途径

综合论文

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原因探求最佳解决途径(1)论

综合论文

影响东亚经济合作的原因分析(1)论文

综合论文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