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综合论文

技术创新在中国对外贸易增长中的作用及对策分析(1)论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3-03-03 20:39:4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并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依旧是建立在劳动和资源比较优势上面。

中国对外贸易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调整贸易发展模式,依靠技术创新构建对外贸易竞争力。 【论文关键词】 技术创新 对外贸易 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但其拳头产品、优势产品依旧集中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面。

其发展后劲不足,为了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竞争力,必须调整我国贸易和技术发展战略,把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建立在科技竞争优势基础上。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长足发展,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目前的贸易增长过分的依赖劳动力优势而缺乏发展后劲。

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对我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进行分析予以揭示。 贸易竞争指数(TC)是分析外贸竞争力时经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

其计算公式为:产业贸易竞争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该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某产业(产品)的贸易竞争能力。

TC越接近于1,表明竞争力越强,反之亦然。本文将使用该指数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并大致刻画出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基本轮廓。

注释:表中数据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中国统计出版社)有关资料计算得来 通过近10年我国9大类商品TC指数的发展变化分析来看,我国外贸竞争力较强的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侧重于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产业和简单加工业,如第1类和第8类商品,而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中,我国的外贸竞争力则显得比较薄弱。第7类机电类商品的外贸竞争力呈稳步上升态势,但该类商品的附加值低、技术水平不高、且主要由加工贸易的方式构成,其外贸竞争力发挥的基础仍然是低劳动力成本。

从目前来看,中国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上还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等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这种优势正日益受到挑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市场大多已经进入成熟期,市场对其需求相对稳定,增加额有限;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发展中国家都在加大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力度。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会转移到成本更低、劳动力更价廉的地区,因而我国同类产品的出口增长趋势可能会受到抑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受到进口国的限制。特别是一些新的名目繁多、隐蔽性强的技术标准贸易壁垒,更是限制了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劳动力价廉的优势在下降。

一方面,和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比较,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低廉,但同时,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很低,故而工资、劳动生产率折合后的劳动力低廉优势有所下降。 总之,面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为了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竞争力,必须转变我国对外贸易依靠劳动力低廉优势获取市场的发展道路,把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建立在科技竞争优势基础上。

二、技术创新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技术创新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可以通过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进行分析。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促进和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高新技术产业由于本身是技术发展的产物,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状况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技术创新的状况。

近年来,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5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达2182.5亿美元。

在看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迅速增长的同时,其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认清这些问题,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出技术创新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

1.高新技术产品整体效益不高,附加值率低。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依靠数量规模扩张带动,结构调整和效益优化效果不明显,突出表现在效益增长落后于规模增长,质量增长滞后与规模增长。

高新技术出口产业的增加值率从2000年达到最高点(26.5%)以后开始下降,2003年下降到24.96%。 2.加工贸易是出口的主要方式。

从贸易方式看,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仍然占据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导地位。2011年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9.6%,而以一般贸易的方式出口所占的比重仅为7.4%。

这表明我国高新技术出口产业的生产方式以加工装备为主要形式,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竞争力。 3.外资企业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导力量。

外资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三资企业所占的比重达到82.2%,特别是外商独资所占的比重不断攀升,2002首次超过50%,达到55.4%,2003年更是高达61.9%,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导力量。而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2003年仅占10.4%。

4.高新技术出口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迅速增长,高新技术科研成果需求和供应的矛盾也十分突出,技术水平较高、市场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十分难求,大量风险资金由于找不到好的项目而闲置。

在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和数字电视等核心技术领域,我国申请的专利还不及外国的十分之一。 上述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还有限。

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并非是我国自身技术力量提升的结果,而是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今后能否准确的预期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并合理的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尽快实现出口商品结构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是时代发展给我国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急迫的课题。而国家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正是适应当今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提出来的。

三、依靠技术创新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分析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问题。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形成我国贸易竞争的核心和长期优势。

1.建立以外贸企业为主体的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发挥技术创新对贸易的促进效应,就必须建立起以企业为中心的贸易促进自主技术创新体系。

为了加强外贸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大型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目前,我国还缺乏象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集应用性研究和基础研究于一体的大企业。

企业要提高自己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快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加大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一个企业只有不断的开发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与对手竞争,增强核心竞争力。

2.建设和完善促进技术创新的中介机构。对于一个创新体系而言,技术创新的选择能力,即对市场、产品以及技术和创新资源做出创新性选择的能力是影响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信息服务中介机构的功能就是要站在全球的角度收集和整理科技、经济、市场等信息。这些机构要能够及时的把握世界前沿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同时不断强化对世界市场需求的前瞻性研究。

在此基础上,中介机构根据已有信息资料和预测结果,协助企业对技术创新做出取舍。同时,技术中介机构还可以利用它所建立的技术源、技术吸收企业以及与技术流转应用有关的部门的信息网络,为外贸企业、研究机构牵线搭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

3.完善鼓励发展贸易促进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从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保护来看,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意识比较淡薄。

我国每年有3万多项科技成果,只有10%左右申请了专利保护;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我国专利局累计受理发明申请专利38万多件,其中向国外申请的不足4000件。这意味着我国每年90%的科技成果可以被世界共享,99%的发明专利可以被在中国以外的地区无偿使用。

现在,发达国家不断强化对我国的“专利壁垒”,而我国的科技成果却不设防,这显然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为此,要培养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引导外贸企业提高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运用法律制度维护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4.营造有助于贸易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社会氛围。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便宜,是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一个很大优势。

这直接表现为我国加工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一度迅速上升。这种现状使许多企业在技术发展路径上青睐于技术引进,认为自己组织力量搞开发,花钱多,费事。

其结果是企业开始“变懒”,自主创新意识淡薄,满足于简单的工艺模仿和来料加工。虽然这种做法在短期内会给企业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但对于长远发展却非常不利。

“科技兴贸”,是我国在新的经济形式下提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应当从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能力建设和环境优化等多方面形成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的社会氛围。使全社会都要认识到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持久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下生存发展的关键。

5.实施推动贸易促进技术创新的人才战略。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自主创新最可宝贵的和高度稀缺性资源。

国内外无数创新成功及失败的事例表明,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在原始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关键在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要实现自主创新,就要有从事创新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要有发明创新技术的人才,还要有转化和应用创新技术的人才。大力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各类人才,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三个环节,切实落实自主创新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是实现自主创新的根本性问题。

6.站在全球化角度认识技术创新。在现今新的贸易自由化主导的世界贸易格局中,传统的贸易保护方式表现出很大局限性。

但是,从目前的贸易格局看,发达国家利用自己拥有的先进技术,更多的依靠知识产权、贸易技术壁垒等新的手段控制市场。我国对外贸易中受技术标准影响的额度约有四分之一,每年直接影响100多亿元出口。

因此,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形势的发展,要鼓励技术创新,根据自主的技术和工业并考虑国情,制定自己的产业、产品和服务标准。从而改善国内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条件。

推荐阅读:

  我国服务业的FDI与服务贸易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1)论文

  我国发展保障性住房的再思考

  产业集群与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优化

  浅析当前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及发展之路(1)论文

  当代中国的劳资关系:市场转型理论的视角

  调整和转型: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

AD位1

相关推荐

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启示论文【3

综合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新时代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及

综合论文

浅析保障性住房供应对抑制房价的作用

综合论文

推动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对策思考(1)论文

综合论文

个人从事外贸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1)论文

综合论文

广西国际货代发展对策(1)论文

综合论文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