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简述创业教育与《政治经济学》教学的耦合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2023-02-02 15:32:5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其在中国的发展,便是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高等教育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政治经济学》被列为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然而,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理论内容相对抽象,致使初学者难以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其鲜明的阶级性特质致使其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因此,如何创新地开展《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便成为任课教师亟待解决的任务。在具体教学中,可否把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使学生通过政治经济学理论学习,了解当今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脉络,同时,通过创业教育的嵌入耦合,将经典理论与创业实践相结合,以创业梦想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经典理论的诱因,可否提升政治经济学学习效果并最终促进学生就业乃至创业呢?

1 创业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的耦合

创业教育在中国方兴未艾,它是使受教育者能够主要在社会经济领域内进行行为创新,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不但对于追求利润的机构或个人很重要,而且对于工薪者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 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这里的开创性指的是开创性思维方式或者工作方式。对于广大青年学生而言,培养他们成为开创性的员工比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开创性的未来老板更重要,毕竟,像任正非、柳传志、马云、马化腾等一样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人,广大学生更多地应成为能够进行开创性工作的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对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循环与周转、社会再生产以及垄断资本主义等的分析,深刻剖析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及其过程和发展趋势,认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无法调和,断言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工人阶级专政政权,改变社会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问题是,马克思并没有机会亲历建立公有制之后的社会化资源配置和运行社会主义还需要创业精神吗? 很显然,前苏联和中国建立社会主义之后的成败实践早已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创业精神将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中国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便是这一精神的具体实践。

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创业精神,首先就应使学生通过经济理论的学习,了解经济的运行机制,显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此提供了分析经济运行的理论基础。那么,将创业教育与政治经济学结合起来,创业教育就由原来的推翻资本家转变为培养资本家或者具有资本家精神的人。一方面,资本家是那些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不择手段的人,但是,换个角度,他们就是孜孜不倦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家,一个成功的资本家,首先必须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因此,创业教育当然应培养企业家精神。王石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认识到社会传统、规范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重新对要素进行组织配置,并成功地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么一种精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剖析了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实质,但有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深层次理论与实践办法反过来恰也是对资本家或资本家精神存在和发展的理论总结,而创业教育换个角度就是鼓励大家做资本家做一个良心资本家,或者培养资本家精神具备诸如创新、冒险、合作、敬业、学习、执着、诚信等特质。

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活动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法、类比法等,将相关创业精神融入其中。具体的,在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的存在形式、垄断等环节,将资本家应该关注的问题转变为创业者应该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就把枯燥、抽象的经济学理论转变为对学生切身利益有直接影响的容易被感兴趣的知识和理论,藉此,既能提高授课效果,又能切实开展创业教育,一举两得。

2 创业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耦合的主要环节及具体实施设计

理论来源于实践,新的实践将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将理论推陈出新,但是,对于广大学生而言,在知识和理论储备阶段,应先了解原有理论的内容和逻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实践落实,之后,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并对之进行思考总结,才有可能推动理论的发展,这种理性逻辑对于将来的工作必将大有裨益。在具体教学中,综合运用情景设定式、启发式、提问反思式、综合扩展式、案例式等等教学方法,将创业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用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进行解释和阐释,使学生在课堂中就能尝试不断挖掘相关问题的经济运行根源以及人际关系等社会关系根源。

2.1 资本积累环节

在具体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情景式、提问式教学方法,结合创业过程,假定某同学开办一家生产型企业,必然涉及资本的筹集问题。如何筹集? 用什么方法筹集? 筹集数量的多少受什么因素影响?

2.1.1 初始资本问题

在校学生或者毕业生作为创业人,解决初始资本的问题,一般通过父母出资、亲朋好友借款或银行借款、甚至争取到风险投资这四种渠道。问题是,银行借款需要抵押物,而学生创业一般没有抵押物,最多只有国家财政提供的创业信贷,但是数额有限。风险投资则需要一个很好的创业计划书并得到风险投管理者的认可,对于绝大多数创业者而言,成功融资的也是凤毛麟角。因此,恐怕只有向父母或者亲朋好友融资了信用基础是亲情。

除此之外,更应鼓励学生先就业,积累一定的自有资金,并在合适的时机将其变为初始资本这对于广大学生而言虽然比较缓慢,但是却相对更切实可行,何况在就业中也直接接触到其他创业者的经验和教训,更能有效降低将来创业失败的风险。

2.1.2 积累资本问题

对创业者而言,资本积聚就是创业者个人资本的自我累积,将原来准备用于消费的资金转变为能赚钱的资本,也就是通过节约的途径实现。对应着创业者个人乃至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大。显然,这一途径也比较缓慢,需要经年累月的节约、累积原本用于消费的资金。而资本集中则可在较短的时间实现资本总额的增大,借助于现代信用体系,通过银行信贷、股份制、资金众筹、风险投资等方式实现,很显然,社会资本总量没有实现增加,只不过集中到了资金的持有和使用人手中并将之转变成了资本。

2.1.3 信用的建立以及信用的谋求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信用需要适当的背书抵押物、个人信誉、项目预期前景和收益等等,需要创业者从现在就开始积累,毕业后能否顺利实现取决于其它人或者组织的评价,而不是个人自身的自我评价。

当今时代,物质产品已经非常丰富,物质生产部门早已是无孔不入,全世界已经进入过剩时代,创业者如何找到市场的缺口并创造价值来填补这一缺口?显然,必须有创新,通过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大的市场缺口或者满足原来无法实现的市场缺口,而创新需要资本的支持、技术的进步,当今时代的创业没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很难开得了头,就更不用说没有原始资本支持的创业。庆幸的是,信用制度的发展,创业的资本可以通过创业信贷来解决,但数量又是杯水车薪创业的风险性是银行不会回避的问题;更为庆幸的是,一个有创意的创业想法也可以争取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前提是这样的创业项目能被风险投资相中。

2.2 剩余价值理论环节

2.2.1 剩余价值的两面性:剥削与价值创造的动力

问题是, 没有利益的刺激,何谈创业者的兴趣?创业毕竟是一件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事业,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勇气和信心去创业,那么,额外承担风险的付出其回报也就是对剩余价值的攫取问题在于攫取的数量和程度,也就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这里需要大家正确认识资本家,一方面是剥削或者可能的残酷剥削,另一方面却是价值创造和生产力的发展,匡仑资本家的生死轮回百年的老店古今中外都毕竟是少数。

2.2.2 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矛

盾:剥削程度与价值创造的动力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即剩余价值率,政治经济学用剩余价值率衡量剥削程度。在劳动者阶层看来,是被剥削,但在资本家看来, 这却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动力为利益奋斗,没有对这种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只能奢望资本家靠追求为人类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崇高觉悟? 显然,古今中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确为客观现实。自资本主义诞生,直至进入现代,此起彼伏的工人运动及其带来的劳资双输后果,也迫使资本家反思,资本家被迫采取措施缓和劳资矛盾,由此产生的最重要的创新就是社会保障制度。正因为社会矛盾得以缓和,资本家和工人阶级才能一起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向前推进,与此同时,社会文明程度也得以提升。

2.2.3 剥削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创业者应慎重索取绝对剩余价值,以免伤害劳资关系,进而影响创业销率。创业者应更多地追求相对剩余价值尤其是在劳动保护法已经得以健全的中国。接下来的问题在于,创业者有什么技术进步可以依赖呢? 如果没有,那么有什么新的商业模式可以替代技术进步呢? 如果这二者都没有,创业者的创业还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暂时帮助他人创业或许可以积累将来创业的资本。

2.3 资本的循环

创业者在创业时所能支配的资本也应该至少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劳动力、购买或者租用厂房、机器设备等,一部分用于生产运营和管理,第三部分用于销售过程,如广告、公关、发货等等。而且,必需保证这三部分资本之间有合理的比例,如果比例不合适,比如原材料过多而生产能力有限,产能紧张,就会直接影响销售环节进而影响货币资金的回笼,或者原材料购买的数量不足、质量较差,会直接影响生产产能得释放,也会导致资金的回流出现问题, 再或者采购和生产都没问题,却在销售上由于投入过少而卡了脖子,资本循环也就不会顺畅。显然,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是创业者不能回避的系统工程,必须具备较高的生产、销售、管理能力方可实现资本的顺利循环乃至增值。

2.4 资本的周转

创业者同样应关注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研究的角度同样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如何缩短生产时间? 除了基本的企业管理之外,就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这里的技术进步不一定是发明创造,可能是生产工艺的改进、改善等等。因此,在大学期间不可避免的应认真学习企业管理理论,毕竟,该理论是前人对无数企业运营的经验总结。经济学仅仅是启发思考, 管理学则用来有效、高效地解决问题。

如何缩短流通时间? 营销理论、物流理论都是创业者提前需要认真学习的理论。通过有效的营销,让消费者知道你所推销的商品并通过心理分析促使消费者下决心购买。物流问题不单单是运输的起点、运输的终点、运输工具、运输环节的搬运条件等等问题,还有自然条件等等因素都需要安排好,是直接交给专业物流公司还是自己组织物流?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根据成本收益分析法来决定。

2.5 利润与平均利润

政治经济学定义的利润与会计学定义的利润之间根本的差别在于,前者反映的是利润的根源剩余价值,后者仅仅反映收入与费用的差额这一表面现象。创业者一般仅仅关注会计利润,不必关注剩余价值的转化。

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必须有一个假设前提:资本的流动无障碍、无壁垒。但是,从事创业活动的资本管理者必须明白,实际上,在现实社会中,资本的流动既存在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是指产业内既存企业对于潜在进入企业和刚刚进入这个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某种优势的程度。换言之,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和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进入壁垒具有保护产业内已有企业的作用,也是潜在进入者成为现实进入者时必须首先克服的困难),比如规模经济、资本规模、产品差异、政策管制、区域性壁垒、技术要求、在为企业的战略性组织行为等,更存在退出壁垒(退出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在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意欲退出该产业(市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阻挠,资源不能顺利转移出去),比如退出成本(包括破产时的退出,无论被动还是强制,以及主动或自觉向其他产业转移时的成本),也就是说,进入和退出都不是自由的。对于创业者而言,最佳选择当然是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也低的行业,但是对于在位企业而言,最佳的市场结构则是进入壁垒高而退出壁垒低的行业,也正因为此,创业成功的难度会增大。

原来影响剩余价值的因素这里也会影响利润。对于创业者而言,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市场经济应在中国的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劳动力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劳动法也会给他们提供跳槽的保护。

2.6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实体经济不赚钱、实体经济的利润都被银行搜刮走了、实体经济的利润都被电商拿走了、实体经济交的税太重了等,这些说法常见于各种媒体。这里说的实体经济其实就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产业资本存在的经济体,产业资本赚取的利润大量向商业资本、银行资本转移,直接打击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在此背景之下,创业者从事产业经济创业的动力也就降低了。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首先,产业资本的质量和研发能力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具体而言,产业资本供给能力中的供给质量、品类和品位满足不了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定价权、话语权被削弱。因此,我们国家出台了供给侧改革战略, 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试图直追德国工业4.0。但是,在过剩时代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之下,实体经济整体状况难以短期改观。

其次,产业资本销售环节的瓶颈被商业资本所掌握。商业资本初始来源于不擅长承担产业资本职能的资本,但是一旦商业资本发现可以扼住产业资本销售环节的咽喉,资本嗜血逐利的本性就表现得淋漓尽致,理论上部门间的平均化利润就难以实现,变成了商业资本可以主导利润朝着有利于自己一方的分配。

第三,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短缺的瓶颈被银行资本所掌握。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在发展中都会遇到资金瓶颈,银行资本显然掌握这种瓶颈,处于有利市场地位的银行资本显然要主导剩余价值或利润的瓜分规则。然而,有多少创业者能像老干妈陶华碧一样不看银行的脸色呢?

由此可见,在资本三种存在形式中,银行资本的市场势力最强,商业资本第二,产业资本处于弱势地位。创业者在现实中只能采取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这两种形式,银行资本的形式显然不现实。

创业者面对这样的市场状况该如何抉择? 唯有掌握突破瓶颈制约的脉门。或者拥有创新性的技术优势、拥有创新性的商业运营模式,或者可以低成本的借用技术优势、新的商业模式,由此可以找到市场的空白点或者缺口、路径,不然,创业失败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2.7 垄断

作为消费者,人们希望卖方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样销售方榨取超额利润的概率就降低了;但是作为创业者,必定要努力使自己处于垄断地位才能赚取超额利润。那么,创业者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走向并实现垄断呢? 唯有技术进步其实就是技术垄断这一种可能,创业者要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掌握一定的独有技术,不然,创业项目很容易被模仿,利润率将会很低。但是,获取并掌握独有技术对于一般创业者而言并不现实。创业者要在现有市场中分得一份羹只能靠产品的细分、品质、品位,或者靠服务的质量、品质。

3 结语与研究展望

对于创业者而言,掌握一门技术、技能,筹集资金,开展一个项目并将之运营展开,需要适当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如果能提前通过掌握政治经济学理论,了解影响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各种因素,了解资本家的诉求及其实施路径,了解劳动者的诉求及其处境,无疑,将能提升创业效率,缓解劳资矛盾,为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如何将创业教育与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结合起来? 其途径在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由其阶级性所引致的忽略的几个问题,而这几个问题恰恰是创业者绕不开的问题,譬如:

(1)不关心客户,也就不能正视需求。尽管有对经济运行中销售环节的论述,但是,很明显,马克思所生活的短缺时代对于产品的销售问题重视不足。而在当今过剩时代,关注客户需求并赢得客户的需求成为企业成败的管建,以至于马云说: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何况西方早就有顾客是上帝的说法。

(2)不存在什么特别的企业家才能。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家唯一的工作就是剥削,却没有客观评价掌握这种剥削能力所需要的企业家才能,更没有像马歇尔一样将企业家才能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加入生产函数。甚至,政治经济学貌似在忽略企业家才能是一种稀缺资源。在当今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培养企业家、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企业家,早已成为维持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3)劳资双方只有对立,没有互利双赢。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劳资双方的对立被解读为必须要消灭资产阶级。问题是零和博弈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现在更强调互利双赢:企业发展了,劳动者的权益才拥有了得以保障和实现的物质条件;员工激励运用得当,劳动者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4)技术进步仅仅有利于相对剩余价值的榨取,而且还造成了相对过剩人口问题,而这一问题除了消灭资产阶级,没有别的解决办法。机器大工业以及人工智能的出现却是取代了很多劳动力,造成了相对人口过剩,但是,却也促成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极大进步,何况层出不穷的创新和技术进步更创造了新的产业,吸纳了更多的劳动力。

推荐阅读:

  基于行为经济理论的品牌价值实证探讨

  浅析经济史研究中的史实与理论问题

  浅谈循环经济理论的快递包装回收体系构建

  浅析关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类型划分的研究

  浅析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进与整体优化

  浅谈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对于如何更好实现“以人为本”的启示程

AD位1

相关推荐

中国建构新政治经济学的实质分析

经济论文

浅析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政治经济学

经济论文

浅析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一般问题

经济论文

新政治经济学的中国之“道”

经济论文

试析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异同

经济论文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经济论文
AD位2

热门图文

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