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都洛阳人文地理环境变迁与洛阳学研究
摘 要: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条件对城市发展,特别是都城建立和发展具有加速或者延缓作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具有决定性影响。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上,洛阳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年帝都,优越的地理环境,特别是居“天下之中”的独特优势,“河山拱戴”的战略地形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是洛阳成为千年帝都的先天条件;丰厚的中原文化积淀,特别是包容文化的形成、传承和创新,是洛阳成为千年帝都的文化保障。北宋以后,洛阳以及中原地区之所以逐渐衰落,与中国宏观地理格局变迁和人文环境的变化直接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洛阳成为中国工业重镇,焕发出发展活力,仍然与其地理背景和人文环境关系密切。伴随着改革开放与中原崛起,洛阳学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研究洛阳学,研究千年帝都形成、演化、发展变化规律以及源于洛阳的包容文化,可以较好地阐释为什么全球四大文明发祥地只有中国传统文明在包容文化氛围中传承至今,而且一直具有很大的韧性,具备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支撑这种传承发展能力的包容文化,在中国推动的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载体的新的全球化过程中,特别值得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进一步弘扬,是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品牌的支撑学科。
关键词:洛阳学;包容文化;古都变迁;一带一路;千年帝都;文化自信
近些年,中国学术界相继出现“长城学”“故宫学”“北京学”“长安学”“黄河学”等新兴学科。2010年11月,中国和日本近20位学者在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召开“洛阳学国际研讨会”,共同催生了一门新兴学科――“洛阳学”。洛阳学的提出,不仅为我们全面综合探讨洛阳的历史发展规律问题、当今洛阳城市发展问题以及洛阳人文地理环境的变迁对古代洛阳城市发展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为我们探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规律、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包容文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夏商周时期到汉魏时期、隋唐时期以及五代十国时期,先后有13个朝代在洛阳建都,时间跨度达1500多年。洛阳为什么能够成为千年帝都,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目前学界对洛阳历史方面的研究,多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分析,而从人文地理角度,特别是把当地的地理环境与传统文化特征紧密相连进行视野更加开阔探讨的成果不多。①本文试图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环境变迁与洛阳城市的兴衰等方面,对洛阳之所以成为千年帝都的原因进行解读,通过分析洛阳城市产生、发展、变迁、兴衰的历史规律,对洛阳学研究提供另一种视角,为探索中华民族传统文明传承创新的方向,为全球化3.0时代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区域发展规律方面的学理支撑,为洛阳市未来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
宜居的自然环境、重要的战略地位、“居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优势,既是古代王朝国都建立的基本前提条件,也是洛阳成为千年帝都的地理环境优势。
1.宜居的自然环境
旧石器时代的伊洛河盆地的气候比较炎热,雨量比较充沛,森林比较茂密,如考古工作者在伊川穆店的旧石器遗址发掘中出土有梅氏犀牛化石;在洛阳凯旋路的旧石器遗址发掘中出土有大象化石。②适宜犀牛、大象等大型动物繁衍生存。虽然洛阳所在地区的气候历史上有过比较明显的波动,但伊洛河盆地长期处于由暖温带南部边缘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特征总体上比较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特别是按照系列考古文献验证,伊洛盆地历史上气候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发生过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正是因为气候条件适宜人类居住与生存繁衍。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伊洛河盆地的农业已经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洛阳水源质优且比较充沛。清洁而足够的水源是影响和制约一个城市特别是一国都城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市水源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没有水源的城市难以兴起,也无法延续发展。”③“十三朝古都”洛阳在历史上的兴起、发展、繁荣以及衰败无疑与伊洛河盆地河流网的变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发源于华山南麓的洛河及其下游的e河、涧水等支流以及发源于熊耳山南麓的伊河,其河道和水量虽然在历史上并非一成不变,但这些河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水量比较充沛且含沙量少。充足、稳定、优质的水资源,不仅保障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持续与稳定发展,也为洛阳城市的形成,以及洛阳古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中国北方城市比较稀缺的水源保障。
2.“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战略地位
洛阳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平原过渡带的伊洛河盆地,北靠邙山,南望伏牛、伊阙,东临嵩山,西依秦岭。北边的邙山共有49峰,峰峰相峙,成为洛阳北边阻挡黄河的天然屏障。其中,比较有名有神堤山、景山、首阳山、荆紫山、黛眉山、马头山等。南边的龙门山(又叫伊阙山),西起熊耳,东连嵩山,地势险要。东南边的万安山(又叫玉泉山、大石山)沟壑纵横,地形复杂。西南边的周山(又叫秦山),西承崤山,蜿蜒起伏。洛阳正好处于由东北向的崤山弧形构造带和东西向的秦岭构造带所构成的西高东低、三面丘陵环抱的簸箕形盆地的出口处。中部和东部为伊、洛河冲积平原。黄河横卧于邙山北侧,成为伊洛河盆地的一道天然屏障。伊河、洛河以及清河、磁河、涧河、e河等支流,蜿蜒其间。洛阳周边雄关林立。其中著名的有函谷关、虎牢关、伊阙、轩辕关、大谷关、旋门关、广城关等。这些都是洛阳成为千年帝都的重要地理依托,特别是“河山拱戴”的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成为过去生产力水平较低条件下全国非常难得、比较理想的都城城址。
3.“居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
洛阳素有“天心地胆”“九州腹地”之称,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④据考古发现,夏都斟、“商汤所都”西亳、西周国都王城等都在今天的洛阳。为什么会出现三代均以洛阳为都城这种历史现象呢,用西周周公的话来说就是,“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⑤。在中国古代社会,受交通工具简陋等因素的影响,自古就有“立都必居中土”⑥的传统,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礼制。“王者受命创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总天下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以制万国者也”⑦。早在东周时期就有学者指出,“故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⑧。“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⑨。“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⑩。其中“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B11。先秦时期的“天下之中”包括晋南、豫北、豫中、豫西广大地区。B12根据文献记载,西周初年武王、文王营建东都洛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周族发源的岐(周原)和以后定都的丰镐两京都不在天下之中,“周岐镐之域处五岳之外,周公为其于政不均,故东行于洛邑,合诸侯谋,作天子之居”B13。这也就是说,在西周初年人们的认识中,雍州居西岳华山之西,即“天下之中”之外。而洛阳处于黄河流域的中枢,北至幽燕,南逾江淮,西对关陇,东抵黄河中下游平原,道路远近大致差不多。B14在古代历史条件下,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便于周边地区对都城物资供应,而且便于对四面八方的管控。
4.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优势
地处古洛水北岸的洛阳,承东启西、接南连北,是从华北、华东以及中原地区进入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重要通道。早在先秦时期,洛阳就是连接东西南北的节点。殷商时期,洛阳是中原人西进黄土高原的桥头堡。西周时期,是周人东出和东方各路诸侯觐见周天子的必经之路。春秋时期,洛阳处于各个诸侯国举行会盟的重要地方。战国时期,洛阳的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陆路从洛阳经虎牢关可以到达东部平原地区,经伊阙可以到达今许昌、南阳等地,经黄河津渡可以进入河北。沿黄河向西可以进入关中地区,向东经伊洛河入黄河,并利用黄河下游的相关水路可以抵达东部、南部、北部等诸多地区。东汉以前,向东主要是利用伊洛河、黄河、济水和鸿沟等进行物资运输。东汉时期,“梁穿渠引谷水注洛阳城下,东泻巩川,及渠成而水不流。”B15隋唐时期,随着通济渠的开通,从洛阳经通济渠进入邗沟达到长江流域,经通济渠进入永济渠可以到达今天的京津地区,洛阳成为南北水运的枢纽。洛阳的兴衰与伊洛盆地的河流网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
洛阳不仅是“河图”“洛书”的出现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而且是多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地和包容文化的滥觞地。
1.多种文化交流融合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一直是多民族乃至多国家人士的聚居地。西周开国,即有众多的戎人移居陆浑等地。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开通,佛教传入中国,来自中亚诸国及波斯、印度、日本、新罗等国家的众多人士汇集洛阳,或为使节,或传法,或留学,或经商贸易。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在洛阳建立后,菩提流支、善无畏、金刚智等印度佛学大师或在洛阳译经,或瘗骨洛阳。特别是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将首都迁到洛阳,不仅与汉文化成功融合,而且发展出灿烂的佛教文化。龙门石窟作为中外文化、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成为人类文明史中的瑰宝,也是具有全球影响的文化标志。洛阳现存的众多墓志和实物,记录了中外交流、多民族交流的丰富史实。现在,洛阳仍然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4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8.8%,其他少数民族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2%。其中,超过1000人的民族有回族、满族和蒙古族。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近6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0%以上。事实上,日本学者倡议建立“洛阳学”,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洛阳与古代日本存在着关键性的联系,对日本的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2.包容文化形成与发展
因为自然环境优越,历史延绵流长,人类活动积淀而成的文化资源丰富,加上洛阳历来贤达云集,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在各方圣贤追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中,既照顾各种流派、学说、思想、观点的独特性,又融会贯通产生了源于各家、又高于各家、引领各家的包容文化。从而使洛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既集东、西、南、北各家文化之大成,又引领新文化、新思想、新风尚之潮流。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画成八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容文化之源。作为著名的千年帝都,洛阳传统文化深厚,特别是包容文化的形成与延续,为洛阳提供了能容天下之事、善接天下之客、愿与东西方合作、乐于在合作中共赢、特别讲究“天地人和”的特殊品质。因此,洛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读本。据考证,中华文明首萌于此,中国道学肇始于此,中国儒学渊源于此,中国经学兴盛于此,传统佛学首传于此,中国玄学形成于此,中国理学寻源于此。洛阳还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对中国客家文化影响深远。在洛阳,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程颐、程颢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精华,构成了华夏历史文明的骨干。
3.经济比较发达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早的农耕地区之一。我国东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洛阳正好处于西部黄土高原和东部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早在新石器时代,伊洛河盆地就有了原始农业。据考古发掘,这里是我国最早种植粟、稻子等农作物的重要区域之一。作为商汤的王都所在地,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商人和商业的滥觞地。西周初年,居住在洛阳的商朝遗民,依然保持着商人经商的传统和以富为贵的旧俗。东周时期,洛邑所在的伊洛盆地盛产水稻、小麦、豆类等,是东周时期重要的粮食产区,并开始成为“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名都,秦汉时期的洛阳已经成为“东贾齐鲁,南贾梁楚”B16的全国性的经济贸易中心。隋唐时期,洛阳已经是人口超过100万、商贾云集、国际贸易发达的国际性大都市,在古丝绸之路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达的经济为洛阳成为千年帝都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4.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洛阳在古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东汉时期,汉明帝派遣使臣班超出使西域,打通了西汉时期荒废已久的丝绸之路,且首次将丝绸之路延伸到了欧洲的大秦(罗马帝国)。此后,中西民间贸易大开,正如《后汉书・西域传》所描绘的那样:“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这是完整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即从东汉时洛阳出发,最西端到达当时的欧洲罗马帝国。而丝绸之路首次将罗马帝国和中国连结在了一起,有效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局动荡,但对外经济交流一直没有中断。据《三国志・魏书・鲁暇传》记载:当时的洛阳依旧是“商贾胡貊,天下四会”。据《隋书・裴矩传》记载,隋炀帝曾下令在洛阳“三市点肆符设帷帐,盛列酒席,遣掌番率蛮夷与民贸易”。唐代,仅客居在洛阳的外商就有上万家。其中,阿拉伯、波斯等国的“胡商”最为活跃。可见,当时的洛阳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经济贸易交流大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