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教学的目标有了明确的改变,即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文科教学中,地理课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但要想学好地理,地图是必须克服的难点,因为地理知识大部分是建立在地图之上的,要想掌握地理知识,必须要先学会读图。
一、高中地理读图能力教学的重要性及其不足
首先,我国自古便有人对山川河流地势等进行研究,著作有《水经注》等,通过文字描述与插图补述来描述地形。到了近代,因为资源需求量增大,对于山川地理的研究就更多了,这时,地图已成为地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成为地理研究的一项重要资料。学生要想对地理知识有所了解,必须对地图有读取和识别能力,只有从地图中读取知识,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地学习。地理教材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地图,介绍我国和世界的地形特点、地理位置等,并对热量带、季风带等有所表现,而地理考试题目大部分也是以地图信息为主,学生要想获得好成绩,就必须具备较高的读图能力。虽然应试教育存在诸多缺点,新课改也针对应试教育的手段进行了改革,但就地理来说,成绩还是能够说明学生的读图能力的。
目前,高中地理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在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下,教师为了让学生拿到比较好的成绩,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地理知识,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甚至使学生讨厌地理。另一方面,教师不太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进行培养。在考试压力下,教师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图能力,能对地图做出简单的判断即可,对于剩下的知识便通过题海战术来训练学生对于类似题目的答题惯性,从长远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地图识别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必须先让学生巩固读图的基本知识,做到对地图元素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读图时事半功倍。如地图的三要素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读图知识,其他诸如如等高线、地图颜色、一些常用标注等知识,学生也都应该熟悉,务必保证在看到地图时对相关元素不陌生。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地图知识后,教师要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要由浅及深,不断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地图,从而加深他们对地图的理解。而地理终归还要与现实结合,在读图中,教师也要将地图与实际地势相联系,采用多媒体等形式展现实际的地形地貌状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理环境。地理这门课程不只是地势地形分析,它对气候分析、水文分析、地质分析等都有巨大的作用,这就是地理课程的实践应用所在。高中生虽还掌握不了过于复杂的地理的分析,但应熟记一些简单的寒热带、气旋和冷暖锋等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教师可以用图片和视频来为学生展示。
(二)掌握良好的读图技巧和习惯
地图的元素只有有限的几种,却能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地理形态,需要读图者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分析表述。因此,学生要想学好地理,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读图技巧,这些技巧既可以是教师传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从学习经验中获取,如学生可以根据地图上的颜色分类和密集程度来读取信息,颜色深的地方地势高,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形陡峭;对于某一特定区域的图例也可以分类进行读取,如学生可以先从地势高低分析,再依次从山脉、河流、海拔、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期间可以进行具体的分析,也可以是简单的分析。上述只是一种读图示例,学生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读图方法和习惯。若是学生没有合适的读图技巧或习惯,可以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习惯进行读图。同时,实践出真知,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有单独读图并分析的机会,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读图方式。
(三)课外巩固
要想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除了课堂上的引导外,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在课外巩固读图能力。最直接也较为有效的方式是将地理图册上的图留给学生当课后作业,让他们在课后进行练习。而要想获得较好的课外巩固效果,就要想办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在网上找到自己家乡的地图进行读图练习,这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从古自今,地图都是地理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将地图读熟了,学生才算步入地理世界的大门。本文对提升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地理教学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