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全文通用(四篇)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全文通用一
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领导,加强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切实保证人民解放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在巩固国防、保卫祖国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国际事务中,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我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选拔使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贯彻落实。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必须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党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增强执政能力。共产党员必须同党外群众亲密合作,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全文通用二
在学习贯彻党章活动中,本人结合近一个阶段的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党章的涵义,及其对党员的职责要求。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主要是通过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各项规定体现出来的。总纲部分开宗明义地规定了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原来党章对党的性质的规定相比,这样以"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三个代表"对党的性质做出规定,并不是根本原则的不同,而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始终如一的党的性质规定的逻辑发展。xx大关于党章修正案的决议指出:"这样表述党的性质,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要求,大更是浓墨重彩的将科学发展观加入了党的章程,明确的共产党的发展方向。
党章篇幅不长,但每段内容,每个观点甚至每句话,都是以科学的理论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作支撑的,经过了高度概括和提炼,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广大党员要遵照中央的要求,把党章摆上重要位置,自觉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认真学,反复读,细心领会,深入思考,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认真学习和履行党章,是每个党员的毕生要求.希望通过这次对党章的普遍的深入学习,全党几千万党员贯彻执行党章的自觉性普遍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进而带领人民群众更好的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团结奋斗。
然而,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不相称的一个情况是,近年来,部分共产党员因组织观念的淡薄、党的观念的淡薄,对政治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对具有根本意义的党章的学习也逐渐淡化。有些党组织也有意无意疏忽了这一点,学习活动很多,却很难见一两次对党章的学习。不少党员对党的xx大修改党章一事不清楚,更不要说掌握党章里面的内容了。
如此重要的法规在某些党员的心目中变得可有可无了,束之高阁了,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种不良倾向。党章是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的根本法规,是全体党员行动的准则。它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最终目的、基本路线及党的组织、党的纪律、党的干部、党的关系等都作了具体详实的规定,具有很强的原则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是到了补好党章学用这一课的时候了。古有“金壶丹书”的故事,说的是纪国将丹书藏在金壶里,不识其价值,不付诸实施,结果亡了国。“丹书”不“丹”,那刻在精美金壶里的丹书成了毫无意义的摆设。我们今天不能再做丹书藏金壶的事情了。因此学习党章的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即使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要不间断的学习党章,这样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才会成为可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会落到实处。
通过这次的党校学习,使我对新的党章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xx大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写入了新党章,对我党今后的学习工作起到了指导的作用,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目标任务的高度概括,体现了我们党最大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全文通用三
今年,中国共产党就迎来了他100岁的生日。回首100年的风雨历程,可以这样说,过去的100年是我们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100年,是风雨兼程、成就辉煌的100年。
100年风雨兼程,100年岁月如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_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经过一代代前辈们的艰辛努力,饱经战乱屈辱与落后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中国就像一条巨龙,正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中华大地随之春色岸然。改革开放的实施加速了中国的发展,中国开始了与国际接轨,并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令世界震惊,令世界称赞。从香港、澳门的回归到中国加入wto到台湾双飞,从亚运到奥运,充分展现了我国作为一个大国所应有的责任与参与国际的热诚。从当年的草房瓦片到如今的高楼林立;从曾经的门庭若轻到现在的街市车水马龙,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高速铁路的规划到实施到昨天京沪高铁的首开,从以前物品的匮乏短缺到如今的商店商品琳琅满目……祖国在党的领导下,正以其坚定、铿镪的步伐走向繁荣,走向世界。10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他只是沧海一粟,然而就是这100年,创造了中国前所未有的辉煌,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伟大的崛起发展史,从“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到世界文化遗产逐步增多,中华文化世界流芳。
随着祖国事业的蒸蒸日上,各种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信息、电子、服务等产业正以快速的步伐向前发展,并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今,三峡水库成功蓄水,京沪高铁顺利开通,又如何不让人感慨万千。从“神五”到“登月”,圆了国人多少年遨游太空之梦想,让国人如何不兴奋欢腾,让世人如何不惊叹赞赏。
“忆往昔风雨兼程岁月如歌,看今朝100年华诞风华正茂”。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多少人正在党的100年华诞之际为之祝贺,为之喝彩。而今,就让我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也为党的100岁生日献上我的一片热忱与祝福:愿党永葆生机,永葆党的先进性,愿祖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愿人民生活富足,幸福安康。
中华大地在党的领导下,正以其势如破竹之势向前腾飞,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指日可待;中华腾飞、祖国繁荣也将势不可挡!日月为我祖国作证,风霆为我民族壮行。踏星斗飞过世纪之交,驾嫦娥立于强国之林。”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全文通用四
ok3w_ads("s005");[摘要]中国共产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创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伟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基础;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
20_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当人们更加接近第一个“百年目标”,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时,在此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回顾并阐述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条件,一是为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坚定跟着共产党,坚持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前进。
一、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阶级基础
1、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1901年的清末新政允许发展工商业,1903年,清政府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并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这些章程和做法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并推动经济自由发展。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虽然清末的“预备立宪”最终没有成功,但却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与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向“宪制”的过渡,是中国封建与专制社会的第一次“政治改革”,也是中国封建与专制向“宪制”的第一次“和平过渡”。
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在经济上,约法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就从法律上为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保护。
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无暇顾及远东,给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以可乘之机。西方列强一战之前向中国倾销商品。一战期间,战争消耗很大,主要参战国,本国生产的物资供应不上,而且企业还被破坏,不仅没有能力将商品倾销到中国,而且还需要向中国民族资本家订制军需品,于是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壮大,出现了大量雇佣工人,迎来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人阶级迅速成长壮大,为以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共产党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总之,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带来短暂的春天,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资产阶级越来越多,相应地,工人阶级人数也增多。
2、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的提高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标志着工人阶级的斗争由自发的斗争上升到自觉的斗争,由经济斗争上升到政治斗争。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开始以主人公的角色,为自己的权利而进行有组织的自觉的政治斗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必然地促成代表工人阶级的中国共产党的产生。这两者的结合,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做了准备,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成为了可能。
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思想基础
在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报刊上就出现了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报道,但那时它只是作为一般学说被介绍到中国,并没有引起知识分子的关注。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激励了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新青年》刊登了中国舆论界的反映,指出宣言体现了俄国宪法的“要铲除资本主义侵略主义的精神”,应该由此前进一步,“研究俄国劳农政府的主义”,赞同“俄国劳农政府所根据的真理”。“从未有如此平等待我之民族”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呼声。于是,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探究俄国的政治体制和所信奉的思想武器或者主义。
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互碰撞的重要时期,国人在这段时期内进行了对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思与批判,为西方文化中的各种学说与流派的传入扫清了思想障碍,并进而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打开了传播之窗。
五四运动后的一两年里成为中国知识界思想变化和政治分化最激烈的一段时期。一批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陈独秀于1920年9月,在《新青年》上发表《谈政治》,毛泽东于1919年在《湘江评论》上发表《民众的大联合》,标志着他们由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不仅开启了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河,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实践营造了社会环境。
五四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继续在中国广泛传播,推动着当时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自觉地到工人群众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由此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最初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要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内,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各地共产党小组建立促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并和中国工人阶级运动进一步结合起来。
三、共产党小组的创立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组织和干部基础
一批马克思主义者的出现,以及各地共产党小组的创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组织上和干部上的基础。
1920年3月,李大钊和邓中夏等在北京大学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中国最早的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也是李大钊把“对于马克思派学说研究有兴味的和愿意研究马氏学说的人”联合起来的最初尝试。
中国共产党小组的创立,引起共产国际的关注。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处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了解中国革命的情况,并同中国的革命组织建立联系,给予中国帮助,指导中国革命。
陈独秀和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建立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人,1920年初陈独秀南下上海时,是由李大钊护送其出北京的,俩人在路上商量计划创立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这就是中共党史上有关“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说法的由来。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于1920年夏在上海创立第一個共产党小组。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0年6月,陈独秀与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等人开会商议,决定建立共产党组织,还起草了一个简单的党纲。经过酝酿和准备,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8月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创立,取名为“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陈独秀为书记。
李大钊、张国焘、邓中夏、高君宇于1920年10月在北京创立共产党小组。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10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的办公室正式创立,当时取名为“共产党小组”,最初成员只有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三人。1920年底,北京党组织召开会议,决定创立“共产党北京支部”,由李大钊任书记。
受到陈独秀、李大钊的影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纷纷选择马克思主义、成为共产主义者,并和陈独秀、李大钊保持良好的关系及联系,于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各地出现了竞相组党的热潮。
四、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意义
全国各地共产主义组织的相继成立,使召幵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创立中国共产党的时机与条件具备了。在各地都建立起共产党早期组织后,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到了上海,在和上海共产党组织的负责人联系商量后,决定召开中共“一大”。
经过积极筹备与协商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召开。
中共一大共召开六次会议,召开最后一次会议的时候,遭到了法国巡捕房的搜查,会议被迫终止。第二天代表们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帮助下,相继来到浙江嘉兴南湖继续前一次被打断的话题,南湖会议确定了党的实际的工作计划,制订了党的纲领,并选举出了党中央的领导机构的人员,选举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为宣传部长,李达为组织部长,这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随后,公开做职工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创立,总部设在上海,后来迁往北京。共产党组织罢工一百余次,参加人数30万以上。1922年1月的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是罢工的起点,也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个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的较量。1923年2月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又称二七大罢工)将中国工人运动推向高潮。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也是近代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95年来,中国共产党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此时的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前进,现在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第一个"百年目标”,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加有信心和能力,更应该凝心聚力,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跟着共产党,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4):1359-1361.
[2]胡绳等.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14.
[3]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_.
[4]陈光明.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j].安庆: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會科学版),20_(4):75-77.
[5](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132.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共产党创立历史条件ok3w_ads("s006");ok3w_ads("s007");